第122章 炸锅!被背刺的夏原吉(第3 / 7页)
不然为什么要提前泄露消息呢?
在同僚们小声的指指点点中,心如死灰的夏原吉徒步向着洪武门走去,步履阑珊,背影凄凉比。
夏原吉甚至连辩解的勇气都没有,因为他知道,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就在这时,忽然有一位没穿祭服的红袍大员,夹着象牙笏板拦住了夏原吉的去路。
这位红袍大员气度森严,眉目间带着一股威势,看到此人出来阻拦自己的去路,夏原吉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维喆,何至于此?”
那人淡淡地说道,语调虽轻,却给人一种极强的压迫感。
听见对方所言,夏原吉的脸色更加难看,但最后他仍是硬挤出一丝笑容,苦笑道:“宜之兄,你该知我的。”
当面这位红袍大员,正是身居文官之首,六部尚书中最为地位高崇的吏部尚书蹇义,蹇宜之。
“为官者,有所为,有所不为。”
两位资历尚书的对峙,引来了洪武门外数官员的目光,他们都在暗自猜测,因为这次夏尚书据说提议百官捐俸禄认购‘大明国债’的事情,两位尚书又会发生怎样惊天动地的争论?
而与很多官员猜测的不同,两人之间的交流,并没有火药味十足。
蹇义微叹道:“维喆,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懂急流勇退这个道理的。”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夏原吉还有什么好说的?
“宜之兄,我有我的难处。”
夏原吉咬着牙,重重地朝蹇义躬身行礼道:“我走以后,还望宜之兄勉力。”
说完,夏原吉缓慢转过身子,继续向前走去,只留下蹇义低头望着自己象牙笏板上记录的内容。
待蹇义再次抬起头时,发现夏原吉已经消失在洪武门内。
望着对方离去的方向,蹇义紧握笏板,眼神中透露着一股浓重的悲哀与愤懑。
这时,旁边的礼部尚书李志刚凑到身前,悄声对他说:“蹇公,下面的官员议论纷纷,陛下若是如此借着‘大明国债’的由头克扣百官俸禄,夏尚书又助助力此事,莫说品阶高的要为养一家老小发愁,那品阶低的京官,怕是连下个月欠的贷都还不清利息了。”
蹇义点点头,礼部尚书李志刚说的没,他清楚南京城里官员们的生活水平。
按照大明太祖高皇帝定下的俸禄,只能等着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