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姜星火出狱后怎么办(第3 / 7页)
李景隆叹了口气道。
“你不该问的,问了,你我之间的立场便不同了,也装不了糊涂了。”
李景隆又提起新壶,对着壶嘴闷了一口酒:“我也站不了你的队,争储这件事,丘福这些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能站你的队,甚至王宁驸马这种奉天辅运推诚效义武臣也可以站你的队,唯独我这个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不行,你明白吗?”
李景隆和丘福,同样是十个字的封号。
甚至其中,有八个字一模一样。
可就差在“靖难”、“辅运”这两个字上,决定了丘福可以大大方方地支持朱高煦不受到任何猜忌,而李景隆一旦在争储问题上做出抉择,别说是表态,就是暗中帮助,都会惹来朱棣的猜忌,继而导致曹国公府阖府近千口抄家灭门。
朱高煦等他说完后,方才说道:“你站不了我的队,但你能上俺的船。”
李景隆放下酒壶,重重地砸在案几上。
他的眉头拧的紧紧的,看向朱高煦。
“你是说?”
朱高煦干脆点头:“便是如你所想。”
“殖民海外,甚至海外建国,你真的心动了?”李景隆有些难以置信。
朱高煦凭什么会放弃极有可能到手的太子之位,放着好好的大明帝国不继承,反而跑到海外去?
“不是俺心动,而是俺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朱高煦死死地盯着李景隆:“曹国公,你是知道的,支持俺当太子的,都是武臣,这帮子军中宿将跟俺在靖难的时候一起出生入死结下的交情。”
“大明要是不打仗,用文臣治国,不需要数载,此消彼长之下,俺大哥本就有法理上的优势,到时候俺现在维持的这点微弱优势,很快就会消失。”
“那你说怎么打仗能轮到俺来独当一面的建功立业?立下那种足够堵住所有人嘴的泼天大功?”
听到这个问题,李景隆不禁蹙眉。
朱高煦在靖难时的功劳虽然很大,但都是作为“将”这个角色所立下的,其人为“将”自然天下双,可为“帅”恐怕还不如自己。
毕竟,光是调动十万人以上大军的行军路线、沿途补给、后勤运输等等事项,恐怕朱高煦就难以胜任了。
这些事情,还真不是有几个老练的文书或者宿将保着,就能稳稳当当地完成。
这些说起来是纸面上的事,可落到实处,那就是六位数的人口,每个人的嘴和腿,都是会自己动的!
同样的行军规划,在不同的天气,需要准备的各种后勤物资更是千差万别,譬如在盛夏时军队不能冒着烈日行军,需要开时间早晚行军,同时需要准备降暑的饮品,或是大锅炖烂的酸梅,或是绿豆,至于祛暑避瘴的药材更是得提前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