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国师 > 第四百四十六章 京察

第四百四十六章 京察(第4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董伦躺在摇椅上,看着外面热闹的场景,也是由衷地感到了一丝慰藉。

说完这些,姜星火终于说出了他叫解缙过来的原因:“如今快要到了年底了,考成法第一年的核查,以及审法寺那边关于《大明律》等整个法律体系框架的重新构建,我都得盯着,所以去两淮盐场进一步整顿盐务的事情,就要交给你了,有信心吗?”

“国师求见?”

业业凶徒势如拉朽,七百万之众须臾而尽,二千里之国次第皆平。

“给咱念念这报纸上写的什么。”

致仕在家的前礼部左侍郎董伦,自从上次辩经擂台赛上当了一回裁判,就再也没有公开露面过,如今老眼昏花,也只能儿孙辈来念给他听了.董伦还是很喜欢听别人给他念《明报》的,因为《明报》的总编,就是他最欣赏的门生解缙。

显然,大明是根本不可能出这个驻军费用的,得陈天平供着。

而城里虽然有些人还不清楚具体经过,但从各种途径,以及邻里口耳相传的话语中,绝大多数南京城中的百姓还是知晓了这场战役中发生了什么,尤其是当安南大败,俘虏胡氏父子后,更是让百姓感受到了胜利的光辉。

而在靠近太平街的宫墙上,朱棣和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茹瑺,也默默看着这一幕。

“广西都司二千五百人,广东都司四千七百五十人,湖广都司六千七百五十人,浙江都司二千五百人,江西都司一千五百人,福建都司三千人,云南都司四千人,陛下觉得如何?”

“如此倒也公平。”

“啧啧,兵者诡道也,正面那都是牵制,这你就不懂了吧?”

整顿两淮盐务,还用不着他专门跑一趟,让解缙去就够了,这种事情有都察院的陈瑛和当地的扬州知府王世杰协助,办的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也算是给解缙一个锻炼的机会。

姜星火问道:“永乐大典的事情现在进度如何?”

按理来说,姜星火这时候是应该消停一阵子,不该找他的。

“三四万人吧,也得考虑安南国内的供养能力不是?”

“国师为何事而来?”

他像是被一个无形的牢笼所束缚住了,而且始终不得舒展。

朱棣点点头,没说什么,吏部目前来看,在选官用人上,考虑的还是很周全的,而且有了考成法,目前也有一个提拔的参考标准,也给降人和有功文官留了位置,官员们都没什么话好说。

一开始,还是传统的经史子集部分,倒也没什么,而随着时间推移,后面是要加入一些诸子百家,以及科学的内容的,如此一来,一旦前面培养成阅读习惯,那么后面的内容,自然就会在社会上引发巨大的讨论热度和深远的影响。

兴言至此,尽然伤怀,实不得已,是用兴师。

期伐罪以吊民,将兴灭而继绝,命总兵官征夷将军曹国公李景隆等,率师八十万讨之。

姜星火看着桌子上写的东西,开始了思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