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命运【求月票!】(第7 / 8页)
“国师,你这是何意?”
“陛下,您不用担忧,臣只能告诉您。”
姜星火安慰道:“您最少还有二十年阳寿,多了那就没数了。”
如今是永乐元年(1403年),按照前世的历史线,朱棣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五岁,实际上按照此时来算,还剩下二十一年的寿命,姜星火怕有零有整吓到朱棣,干脆说了个“最少二十年阳寿”来宽慰朱棣。
“最少能活到六十多岁吗?倒也不错。”
略微出乎姜星火意料,朱棣得知了自己的寿命后,并没有什么其他神色表露出来。
显然,对于朱棣来说最少二十年的时间已经很满意了,足够他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了。
“不过。”
姜星火叹了口气,让朱棣心一揪。
“在我看到的未来里,陛下死后,可是与秦始皇一个待遇啊。”
朱棣的脸色变得有些难堪。
和秦始皇死后一个待遇,真不是什么好词。
朱棣虽然文化水平可能跟文官们没法比,但也不是纯文盲,经史子集还是看过一些的,最起码《史记》是看过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祕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姜星火当然没撒谎,在前世的历史上,朱棣驾崩于榆木川,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
但不管朱棣怎么问,姜星火都不肯说具体情况了。
“这”朱棣陷入迟疑,无奈只得问道:“国师,依你之见,朕的未来,是否能够逆转?”
“逆转谈不上,陛下的未来基本都是好的,但避免死后如秦始皇故事,也绝非完全没有办法。”
“噢?国师有办法?”
朱棣的精神猛地一震,连忙催促道:“快说!国师若真能化腐朽为神奇,朕必定重谢!”
“遗诏,自古以来都是后人给大行皇帝写,可谁有规定,皇帝不能在大行前写好呢?”
姜星火指了指奉天殿上的匾额,又指了指朱棣龙案上用来盛放密折的木匣。
朱棣这一下子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马上就明白了过来。
“是了,朕完全可以写一式两份,把这项制度定下来,如此一来,朝野皆知,自然不虞秦始皇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