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龙场【求月票!】(第2 / 7页)
按理说这种类似内部参考文件的东西,通常只在廷议上讨论大事的时候才会出现,因为这个版本是按照最高标准的格式修订和印刷的,印制成本不低,用的是特殊纸张,往常都是每个衙门发一到三本传着看.如今却要发三千册,那就意味着在京有品级的官员,基本上是人手一本可能还富余。
而姜星火与朱高炽、朱高煦是同龄人,甚至比“三杨”还要年轻,不夸张的说,姜星火只要能在大明的庙堂中始终站住脚,最起码可以做到跟“三杨”一样,把大明带到原本土木堡之变(1449年)的时间节点,所以姜星火并不需要“三杨”来继承他的政治理想。
新歪脖子树下。
到了这时候青霉素制备还不算成功,要把青霉素溶液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葡萄球菌培养皿中,然后开始等待三到五天,如果青霉素溶液周围出现圆圈,那就说明青霉素提取成功了,如果没变化,那就再来一次吧。
不“呵呵”倒还好,一“呵呵”姜星火更头疼了。
交趾布政使这个位置,既涉及到对于交趾布政使司内部原安南百姓的治理、王化,以及与本地土司和权贵的沟通、管理,又涉及到与肢解后的安南国的对外交流,里面要注意的事情实在是太多,若是姜星火不捡重点跟李至刚说一说,让他趁着在诏狱里的日子好好琢磨模拟一下以后怎么施政,姜星火是真怕李至刚又干不过脑子的事情。
在场的内阁众人想到一块去了,纷纷抬头看向姜星火。
正如人生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往往能影响人一辈子的命运一样,对于国家来讲同样如此。
如果第九世他还在这条历史线上,而不是去了别的历史线,或许还能旁观一下大明的君主离线制/君主立宪制是怎么建立的,至于更进一步的事情,那只能等待他埋下的种子生根发芽了。
沉默片刻,姜星火检查了一下蒸馏器的密封,并没有看出毛病,大蒜也是正常的。
“三杨”固然让大明休养生息、节省财政,固然让大明海清河晏了二十年,可“三杨”下台后,大明也随即到达了盛极而衰的时刻,并没有逃脱走下坡路的命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姜星火觉得,既然前世的历史上,由“三杨”这种文官士大夫集团的代表掌控下一个时代的朝政,得到的结果是如此,那还不如及早培养能把自己政策执行下去的人才。
“另外,要注意大蒜素的酶解时间,应该是四分之一个时辰为最佳,同时环境温度要略高比人体的温度还要高一小截(45°)最好,如果做不到,在现在夏天的温度条件下(30°)则需要更高浓度的白酒才能更好地制备出来.记住,制备出来不是目的,而是要做好又好又快地制备出来,这东西是救命用的。”
接下来姜星火继续前行,来到了李至刚等人的面前。
这样下来,基本排除了有可能出变数的地方。
姜星火淡淡道:“三法司会审还不一定能成,只给你机会,但至于最终能否把握住,在交趾布政使位置上能否干得漂亮,就看你的能耐和造化了。”
姜星火没有回答他,而是问纪纲道:“孔希路呢?”
“是。”
黄信自然是变得极为沮丧、颓唐,毕竟他给予厚望的辩经擂台赛和暴昭的刺杀行动都失败了,而最后太祖忌日的哭陵也失败了,黄信以自身为代价,针对变法派发动的攻势,最终是以彻底失败而收场,相当于赔了夫人又折兵,白忙活一场。
姜星火需要的是在变法过程中培养出一批人才,然后把大明发展好,如果于谦能被他所教导、改造,那么在第八世结束的时候,姜星火可以安心地把大明交给于谦。
可实际上,粗制的青霉素能治病还是能致命,基本就是靠上帝他老人家投硬币。
——————
“你终于来了!”
姜星火清楚地记得,他当时把写有注意事项的纸条交给了王斌,告诉王斌把这个纸条交给纪纲,让纪纲提供包括蒸馏器在内的所需物品,而且高度数白酒管够,找二皇子直接划拨过去合着白酒全都被孔希路给喝了!孔希路不是挺讲究吃喝的吗?怎么白酒这种在当下时代处于酒类鄙视链底端的东西还喝的这么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