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儒林探案录 > 第二十回 县衙班房论案情

第二十回 县衙班房论案情(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两位,有兴趣和我一起喝一杯吗?”宋任从冥思苦想中抬起头,看见马纯上正拎着一个酒坛,站在班房的门口。

梁尚迅速站起身,走到马纯上身边,一把接过酒坛,又在班房的角落里找来三个酒碗笑道:“快坐,快坐,你把我的酒虫都钩出来了。”

宋任盯着梁尚放在木桌上的酒碗皱了皱眉头,有些嫌弃地道:“你这个碗放在那里多久没有洗了?”

梁尚自然知道宋任洁癖又犯了。于是梁尚在水缸里舀了水,将三个酒碗洗过之后复又重新放在木桌上,道:“这样可以了吗?宋大人。”

宋任没有说话,将酒碗翻来翻去查看一番之后,将碗推到梁尚面前,道:“把酒满上。”

梁尚依言照做了。

马纯上盯着宋任面前的木盒,有些好奇地问:“宋兄,这个木匣子里是什么?当然如果是县衙机密的证物,你就当我没问。”

宋任皱眉,打开木盒,道:“没有什么不能说的。这是我今日在阿爹的书房里找到的,里面有几封来自一位叫做‘竹林居士’写的书信。马二兄弟经常到处游历帮人编撰文章,可否听说过这么一个会写诗的人么?”

马纯上十分认真地想了想,最终摇头:“在我的印象中,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一个人。”停顿一阵之后,又问:“这几封书信很重要么?”

“大部分的书信倒也不甚重要,”宋任叹口气,将其中一封书信展开后,推到马纯上面前,“可是这一封信却有些古怪。”

马纯上低头看了半晌,最终抬起头,疑惑地道:“宋兄,这只是一封附庸风雅的诗,水平也颇为一般。”

梁尚也好奇地凑过来看,瞧了一会,也点头道:“的确,我也没有看出这封信的特别之处。”

宋任伸手,指着诗的最后一句问道:“你们再读一下最后一句,再结合最近发生的事情想一想。”

“红香永存,岁月不相忘。”马纯上再次读了一遍诗的最后一句,突然恍然大悟,“红香……宋兄的意思是这首诗是这位‘竹林居士’写给醉月楼的红香姑娘的?”

宋任点头:“而且你们再看第一句,‘龙涎香薰,如梦穷胧。’梁班头,今日前来县衙提供消息的人不是说,红香姑娘喜欢的那名书生身上总带着淡淡的龙涎香的味道?”

梁尚瞪大双眼,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道:“宋大人的意思是,这位写信的‘竹林居士’便是红香姑娘的情人?”

“不,”宋任肯定了梁尚的说法,但又很快面露担忧之色,道,“如果这个猜测是正确的话,根据这首诗的第三句‘红尘如梦,香消在人间’基本可以推断红香姑娘已经不在了。”

梁尚刚倒了一碗酒入口,听到这个消息,喉咙一动,重重地咳嗽起来,好半天才顺过气,试探地问:“宋大人,不在了的意思是指红香姑娘已经死了?”

宋任重重地叹口气,也饮下一碗酒,摇头道:“不知道,或许死了,或许没有。”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个‘竹林居士’究竟是谁。”马纯上插话道。

梁尚附和地点头。

“还有一个关键点,”宋任幽幽地开口,“如果这个‘竹林居士’已经知道红香姑娘不在了,他为何写了几封书信放在我阿爹那里,却没有来县衙告状?”

梁尚挠了挠头,有些不确定地道:“或许他并没有证据?也有可能杀死红香姑娘的人背景太深,他不敢来县衙告状?”

宋任低头不语,只是默默地喝着酒。

梁尚继续道:“宋大人,你父亲的死会不会和红香姑娘有关?”说罢,转念一想又不太对:“你父亲常年在京城做生意,很少回高要县,按理不应该认识红香姑娘才对。另外,他就算认识红香姑娘,什么样的幕后势力你父亲都得罪不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