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为天下计(第2 / 5页)
今年以来,各地多有天灾,百姓已是难以存活,就等着朝廷救济。
若是重修帝陵,非但有银两救济,还要从他们身上收取赋税,如此岂不是更有活路了。
还请将军念在天下百姓性命的份上,放他们一条生路吧!”
江宁听得这番情深意切的话语,猛然陷入了沉默。
这礼部侍郎话说得不,国库没了银子,必然要摊派征税。
要是各地再有些贪官污吏中饱私囊,加征钱粮,岂非将本就穷苦的百姓彻底逼上死路,徒增百万冤魂。
念及此处,江宁捏紧了拳头,深吸了一口气,一时间没有再离开的意思。
田养和见此,趁热打铁道:
“将军,非止如此,若是加收赋税,百姓没了活路,恐有歹人趁机作乱。
数不清的流民揭竿而起,动摇的是大明国本啊。
我等此次瞒下金井渗水一事,非是为了一己私利,实在是为大明百年基业着想。
先帝向来仁厚,爱民如子,若是泉下有知,非但不会生气,还会对我们感到欣慰啊。”
一旁的楚文愣愣地听了,也连忙凑过来道:
“田大人讲得实乃肺腑之言。
将军且放心,其实金井渗水委实正常得很,古来有之,若非如此,下官也处得知封堵的办法不是?”
说着,楚文与田养和对视一眼,齐声拜道:
“万望将军三思,为天下生民计啊!”
江宁闭上了眼睛,仿佛看见了白骨露于野,千里鸡鸣的人间炼狱。
纵使比不得汉末,却也相差不远了。
罢了,为了大明百姓,担下这干系又有何妨!
他江宁,愧于心!
江宁凝视着楚文两人,咬牙道:
“本将会替汝二人隐瞒。但尔等封堵之法,未免粗糙了些,但凡有心人一看便知。可还有旁的法子?”
楚文一喜,连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