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999个世界冷资料 > 第126章 苍穹流转何时息,铸就超导新篇章

第126章 苍穹流转何时息,铸就超导新篇章(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蓬莱殿宇天光云,苍穹流转何时息。寒夜银河牵心绪,冰霜之域舞华章。

寂寞千秋沉默语,时光沧桑镌岁月。超导之律藏奥妙,研究深邃道路长。

星海穿梭九天外,探寻新境尽妙。铸就新篇笔划清,科学磨砺抒志豪。

古今交织思绪飞,世代相传传奇归。苍穹流转承华章,铸就超导梦未违。

发现与基本原理

超导现象最早于1911年由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HikKaringhOnns)发现,他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研究材料的电阻性质。

在实验中,他将汞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273.15摄氏度),惊奇地发现当温度降低到某个临界温度以下时,汞的电阻突然变为零。

这个意外的观察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了研究超导现象的开端。

随后的研究发现,不仅汞具有超导性,还有其他金属如铅和铝等也具备这一特性。

超导现象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量子力学的概念上。

在常规的金属中,电阻是由电子与材料原子的碰撞所导致的能量损耗造成的。

然而,在超导材料中,当温度降低到临界温度以下时,电子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配对状态,称为库珀对。

库珀对的形成是由于超导材料中存在一种称为库珀对结合的相互作用机制。

根据巴丁-库珀-斯瑞弗(BCS)理论,当材料温度降低时,晶格中的振动(称为声子)可以引起电子之间的吸引力,促使它们结合成库珀对。

这种结合降低了电子之间的散射和能量损耗,从而实现了电流的阻力传输。

值得一提的是,超导现象并不仅限于金属。

在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发现了一类新型超导材料,称为铜氧化物超导体。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临界温度,甚至可以超过液氮的沸点(-196摄氏度)。

铜氧化物超导体的超导机制更加复杂,涉及电子之间的强关联效应,至今仍在被广泛研究。

临界温度和超导材料

超导现象的关键是材料的温度。

每种超导材料都有一个特定的临界温度,当温度低于这个临界温度时,材料表现出超导特性,电阻为零。

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范围从几个开尔文到较高的摄氏度都有,这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和结构。

最早被发现的超导材料是金属,如汞和铅。

在低温下,这些金属能够表现出超导特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