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书生(第2 / 2页)
“吃过了,你呢?”
“也刚吃过。听说你结婚了,恭喜你!我想见嫂子。几年没见,不知她长啥样了?”叫振宗的小伙子看了眼陶振坤光着的脚,没说什么。
陶振坤不觉中有点儿窘态,脸上有点儿挂不住劲了,就对着汪汪叫的狗呵斥了声:“黑虎,你难道不认识了?别乱咬一气!”
振宗走向正在看着他的陶其盛夫妻俩,毕恭毕敬地问候了声:“叔,婶儿,你们好!”
邱兰芝上下打量了下他问:“振宗,你怎么回来了?”
振宗一笑说:“回来看看,也想家了。”
“就你自己回来的,这路上......?”
“我一个人怎么敢呢,我是在县城里我姐家待了三天才遇到了咱们村子里的人,是孟国安、程茂然和袁永涛他们去卖打到的猎物,才跟着一起回来的。这深山老林的,我可怕遇到野兽呢!”
邱兰芝就问:“伍家的那两个还没结婚的小女婿不是不打猎吗?”
陶其盛就说:“看你这话说得,这不打猎就不能进城了吗?振宗呀,那你的学念得啥样了?”
振宗皱了下眉头说:“别提了,在抗日的浪潮波及下,还哪有闲心读书呀!半个中国都要被鬼子占领了,我回来想跟爹娘商量,要去参军,现在的一些热血青年都投身到抗日的队伍中去了,报效国家,可他们死活不让我去!”
那时提倡“民族协和”、“日满亲善”、“一德一心”为口号进行教育。在教育行业,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在东北地区,所设立的学校多不胜数,这也是建立在张作霖和张学良这父子俩对尊师重教基础上发展的。就女子学堂也很多,使人从那时起开始起步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人注重教化,想让这里的中国人习惯于日本人的习俗。
邱兰芝问:“你回来咋就不知道呢?”
振宗笑着说:“也是刚回来的,正巧赶上吃中午的饭,吃了饭就惦记着过来看看你们的。”
邱兰芝拍了拍振宗的肩膀,显得很疼爱,激动地说:“两年没见,都变成棒小伙子了,人真是不经混的呀!”
“可婶儿还是显得年轻,不见老相。”
“你这孩子倒会说话,不愧是个读过书的,让人听着顺耳。吃饭了吗?没吃婶儿给你做去。”
“不麻烦婶儿了,我已经吃过了,谢谢!”
这时陶其盛就插话道:“振宗,你可算是寒门出才子了,当以学业为重,你是全村人的骄傲。你们家也是千顷的一根苗儿,你姐瑶瑶毕竟是个外姓人,也早已嫁人了,你爹娘还指望你养老送终呢。你现在当兵去,到处正在打仗,枪又没长眼睛,要是有个好胆儿的,家里的日子可还咋过呀?再者说了,咱们这是满洲国,也没听说发生大的战争,只有抗联的队伍。”
这个振宗也姓陶,他爹陶其悦和陶其盛是自家,不过已是远房远支了,但毕竟是一祖同宗,还没出五服。平常素日里也没啥来往,只不过陶振坤和振宗是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的。是亲三分向,念在同姓同宗上,倒也显得比别人亲近了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陶其悦夫妻俩省吃俭用,送儿子去远处求学,盼的是将来能榜上有名,前程似锦,光耀门楣,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这个振宗先是在平泉县城读小学,住在姐姐家里,后是去了热河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