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祝福(第2 / 2页)
锦上添花的事人人都会,雪中送炭的事却很少有人做到。
还真别说,这天儿真还不是太热,只是有点儿阴蒙蒙的,这倒令人担心怕是下起雨来,所以人们加快了吃喝进度。
在每个桌前都敬过酒后,大家就随便吃喝了。
于是,就有的桌上在吃喝一阵子过后,就开始划拳行令起来,增添了喜庆气氛。
结果,雨没下起来。在这个中午一过后,众人陆续是酒足饭饱了,论男女,个个撑得是小肚溜圆儿,因为肚皮是很容易被难得的美食给搞大的,他们一个个都是嗝噗着,虽说是没有酩酊大醉的,但也惺忪了眼睛,脚下有点儿绊蒜了,先后起身寒暄着离去。在吃喝面前,村民们就会失去了矜持和脸面问题,个别的桌上把鸡鸭鱼肉,八个菜,几乎是连那具有东北特色菜的猪肉炖粉条都要扫荡一空了,有的盘子里比舔得还干净,这会让东道主觉得东西准备少了而有失体面,可是在这个穷山村里,差不多每家都是这个样,谁也别挑拣谁?谁又能和伍家比!然后是自有帮忙的人,帮着把杯盘狼藉的碗筷拾掇着收起。借了谁家的也是谁家的人顺便在洗刷干净后捎带回去,是谁家的杯盘碗筷都是标有记号的,怕是弄了会有不必要的麻烦。陶家就是有两门子至亲,是陶其盛的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至于邱兰芝娘家那门亲戚自从被日本鬼子占领了村子(桃花庄),哥嫂和孩子就音空信杳下落不明了。说到朋友,他也算得上是个走南闯北过的人了,多少也有两个称得上是朋友的人,可路程远又不太平,所以也没给去信儿。陶振坤的两个姑姑领着孩子在前几天就回来了,今天两个姑父才来。
婚礼倒也进行得顺利,没有喝多闹事的。
大概是因为有近八十高龄的伍元祖坐镇在陶家,另外还有他四个不可轻视的儿子,及八个孙子有的也在。
因为伍元祖是这个和平村里最是德高望重的人,也是唯一大户人家,家境富有。他虽从不以一村之长的身份自居,但却在人们心目中没有第二个人能与之一争这权势。另外他的几个孙子也在场,是都不容忽视的。所以平时有些爱调皮捣蛋的,碍于伍家的威严而收敛了放肆。
伍家虽然现在不是做官为宦的,但是能给面子捧场这对陶家来说也是一种至高上的荣耀了。
说到这里,其中还有个小插曲,在劳忙人也坐了桌后,由陶其悦领着新郎官陶振坤按桌给来宾敬酒时,在其中有一个年轻的寡妇,就是那个美艳少妇吴荷儿了,在她身边的一把椅子上坐着她的儿子旺旺。这个年轻妇人是让陶振坤显得格外尊重的,平时一向滴酒不沾的他,在别人起哄的要求下,也破例地陪喝了一盅。按照这里的习俗,新娘要在炕头上“坐福”,是不会出来和新郎一起敬酒的。
作为新郎官的他正以平时少有的一张笑脸面对着每一位来宾,一份腼腆里掩饰不住春风得意的喜悦情怀。
让人们略显惊讶的是,真是人配衣服马配鞍,一身青色的新衣服,让平时一些觉得陶振坤其貌不扬的人也感到他平添了几分人才。
相貌俊美的吴荷儿微笑着举起酒盅子对他调侃道:“振坤兄弟,看把你美的,真是骑驴啃豆包......乐颠馅了。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嫂子为你高兴,就破了不喝酒的例子。来,咱俩碰一杯!祝你们永浴爱河,明年抱上个大胖小子。”
当时就有人逗笑说道:“新郎官不是不喝酒,是怕喝多了等晚上耽误事,那样新娘子可是会不高兴的!”
说话的是辛东方,他是坐在另一张桌上的。有伍龙和林朝阳也在,别人不说也罢,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牛倌燕盟和羊倌郝强。二人被伍老太爷放了一天假,好来喝喜酒。燕盟是个瘦高个儿,郝强则是个矬胖子。两个人一年四季朝夕相处,成了最好的搭档。郝强是个天生的沙哑声音,但他的公鸭嗓要比朱乐的好听些。他是个非常乐观的人,像是不知道愁不知道忧的,从他的几个外号上也能证明他是个有趣的人。
当年苗运昌就拿吴荷儿她爹吴斋铎跟燕盟比较过两个人是谁个子高的。
接着众人哈哈大笑。
也不知是酒上脸的缘故,还是......总之是让陶振坤满面通红,如同受宠若惊的他也举了盅子说:“谢谢嫂子的祝福,这几天没少麻烦嫂子帮着张罗了,忙东忙西的。”
“哪儿的话,你是旺旺他爹的好兄弟,帮着干点儿啥是应该的,别的也帮不上啥,就别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