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新式战舰(第5 / 6页)
军、官、民三方势力一直是泾渭分明,虽不及联邦用科技大脑来运转国家那般有效率,但四权之间相互制约,至今也没有出过什么大的问题。
不过在经历了逆太子事件、九王之乱、帝都事变之后,少年帝君青玉隆明显感到军权有慢慢做大的趋势。
于是便将压了多年的扩军奏折拿来做铺垫,青玉隆准备在帝国内大刀阔斧的进行军事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改变如今四大军团尾大不掉的局面。
本以为不同于比较顺利的军事学院改革,扩军之事会遭到其他三权方面的全力反对。
不曾想母后出手帮自己稳住了仍占官权一多半话语权的李氏家族。
至于军权这边的司马家,则是因为帝都事变中和青志恒纠缠的不清不楚,司马浩老爷子也选择了沉默。
掌控白虎军的右帅秦天祝,眼见老大哥都沉默不语,自然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民权所把持的众议院这边,看着军、官两方大佬都不出声,随便找了几个小弟在朝堂上抗议了两句意思意思,就再其他动作。
搞得青玉隆一度怀疑自家皇叔当初搞帝都事变不单单是为了清除李氏势力,还为扩军之事搞了其他算计。
青玉隆处理完新式战舰命名的事情后,便开始看着书案上摆放的两个奏折开始发愁。
两份奏折都是从军机处递上来的,不过分属于武备司的代司长韩鲲和武械司的一个没听说过的司官所上奏的。
武械司的事情好处理,基本都是为了赶进度要求朝堂拨款拨人拨材料的。
韩鲲的则比较麻烦,主要是涉及到新军人员征集和训练两个层面。
新军士兵的征集工作临时调配人手就能解决,麻烦在于新军的训练工作。
以往帝国军队都是从各地征兵送到各舰队驻地进行训练,这次如果还这么做,却有违青玉隆扩军的初衷,
但是仅仅依靠帝属玄武军和帝都舰队的培训基地得话,场地不够可以再建,器械不足可以从武库里调配,关键是训练的士官人数不太够。
士官人数,士官人数,嗯?
有了!
想到什么的青玉隆直接在韩鲲的奏章下方写下几行小字,其中便有这么一段,
‘责令已通过遴选进入新军的皇家军事学院、帝都各军事院校少尉军官学员集中至帝都星系玄武行星进行新兵训练工作。’
随后青玉隆想了想,又拿出一份空白纸册,写上‘原奏章扩充新军调配各舰队军官集聚玄武星对毕业军官进行短期训练。’
‘责令玄武军代指挥左径寒全力配合玄武星训练场地建设事宜。’
‘武械司调配一应训练设备至玄武行星舰队基地’
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