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遇到好心人(第1 / 1页)
苏小娣步行走在去孩子姑姑家的路上,孩子姑姑周安华所在的那个村庄叫满家屯,距离周安信家有12公里多快13公里了。
周安信家所在的村叫周家湾,距离满家屯路程虽然很远,但是苏小娣不怕。
苏小娣在家翻找了一个塑料瓶子,倒了点温开水,随后找出一大块布头,把塑料瓶子和一件外套,还有一大块塑料布放进去,捆成一个包袱,就出发了。
刚推开门,门外就遇到两个邻居老太太,一个老太太姓刘,她眯缝着眼睛说:“小娣,出门啊!这是去干啥?”
苏小娣随口附和了一句,“去趟她姑家。”
另外一个老太太姓朱,赶紧放下刚从地里收的菠菜,露出刨根问底的模样,蹲下来了,好奇地说::“她姑家那么远,你怎么去?家里的老瘫痪谁管啊?没等你到她姑家,你家的老瘫痪得饿死了吧?”
苏小娣没想到这位姓朱的老太太说话那么刻薄,心想着没时间跟他们耗着,得赶紧走,还有正事要办,冷笑了一下就赶紧加快脚步走了。
苏小娣听到刘老太婆和朱老太婆坐在墙根,窃窃私语在说着什么:“这娘们准是个扫把星,你看她那样,她老公瘫痪成那样,说不准哪天他就跑了,你说对吧?连亲生孩子都能送给别人的女人,那心得多狠那!”
苏小娣听到这些,都要哭了,她忍着眼泪快步离开了这个村子。
现在是农历四月份,今天天气还算可以,她走在农村的小路上,两边都是大片大片的玉米地,玉米秧大概有一米多高了。
苏小娣顾不上欣赏这些风景,只觉得心里着急,特别想念自己的两个孩子。
孩子离开一年了,还认不认识自己,有没有长高,有没有长胖,二娃挑食不爱吃饭,体格还不太好,也不知道她现在比以前好些没有。
苏小娣走过了一个村又一个村,差不多走了有七八里地,再过差不多两个村,就是满家屯了。
可是腿实在不听使唤了,好不容易走到一棵大榆树下面,她把布鞋脱下来,鞋面朝上,自己一屁股坐在鞋上,把鞋当成了板凳,好好休息了一会儿。
想起自己的包袱里带着水呢,就翻找了一下,拿出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咕咚咕咚地喝起来。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左右了,苏小娣没有带吃的,更没带老人手机,饿得发慌。刚要站起来出发继续走,发现乌云密布,刮起了大风,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开始下了。
苏小娣手忙脚乱从包袱里摸到了塑料布,原来这是他的雨披,赶紧顶在头上,虽然衣服已经湿了一大半,但是顶个塑料布,好歹头发湿不透那就没事,苏小娣赶紧跑,跑过了一大片农田,来到一个村口。
在一户人家的屋檐下避雨,苏小娣有点饿,刚才跑得太快了现在竟然有点头晕,刚想蹲下来,没想到忽然就晕倒了。
等到苏小娣醒来了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里,她以为自己又穿越了。
后来房子的主人过来给她端来了一碗热水,她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晕倒在人家家门口了,好心人奶奶让儿子把她抱到了家里,给她喂了点水,过了大概半小时苏小娣就苏醒了。
好心人奶奶看她面色苍白,判定她是因为低血糖晕倒的,赶紧给她做了一个简单的菠菜玉米面汤。
七十年代吃玉米面汤是很普遍的事,苏小娣接过热腾腾的汤,几口就吃完了,因为她实在太饿了。
苏小娣不好意思再麻烦好心人奶奶,说自己还有事要去满家屯,准备告辞,并非常感谢好心人奶奶的帮助。
好心人奶奶说自己的儿子,下午正好要去满家屯驮磨好的玉米面,骑着自行车,正好可以顺路骑车带着苏小娣。
这里距离满家屯还有五六里地,走路需要再走半天呢,万一再晕倒在路上可怎么办。苏小娣答应了好心人奶奶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