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化建公司(第1 / 1页)
在一九九八年,手机还未出现,互联网尚未普及,信息相对闭塞,人们对未知的东西都有一种恐惧感。不像现在,不懂的东西,上网百度一下,便可了解得七七八八。
此时的李建文,坐在麻木车上,心里头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眼见得路越走越荒凉,而目的地还不知在哪里。麻木车是越蹬越慢,车夫的力气似乎也快使尽了。
李建文终于忍不住问道:″师父,你确定没有走路!″
车夫说:″鬼知道,听说在前面不远的地方!"
″要是走了怎么办?″
"那我再给你拉回来,但钱还是要照付哦!"
李建文简直语了。
山重水复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路上辗转2个小时之后,正当李建文快要崩溃之时,车子转过一处小村庄,一座大院子出现在视野之中,不由让人精神一振。车夫也振作起来,用力蹬起车子很快来到门口,定睛一看,院墙顶上竖着一根火炬,墙上写着"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对于这是个什么项目,李建文一点概念都没有。
走进院子,看到两排厂房,里面却空一人,后来才知道,公司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接到订单了,车间处于停产状态,可办公楼却有很多人在办公。
見到经理,知道他姓梅。他安排办公室副主任接待李建文。副主任给找了宿舍,宿舍地面积水潮湿,睡了一晚,第二天他就感觉头重鼻塞。
上班了,见到了车间主任。这是一个精干的中年人,热情洋溢。在他的介绍下,李建文知道了公司的主打产品是一种建筑材料,但市场前景不是太好,销售部门压力巨大!
有人说,一个单位好不好,要看他的食堂。所以,午饭时间他用心观察这个场所。发现,这其实就是个简易的大厅,摆了四张八仙桌而已。桌子油腻不堪,苍蝇叮在上面不走。管理员是个枯瘦的老头,打饭时一直盯着女人看,色眯眯的。饭是陈年老米做的,黄褐色,我是多年未吃过这种米了。这种米饭,闻着有一种特别的气味,但吃嘴里,却如同吃渣子,难以下咽,甚至喇嗓子,相信老一辈人可能有这种经历。两种青菜,像是水煮的,淡而味。吃饭的人也了了几,端着饭菜都是默默地努力下咽。更有几人远远走开,像拉屎一样蹲在地上吃。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一个词,劳改犯!
洗碗的时候,碰到一个瘴头鼠目的矮个子男人,车间主任说,这是梅厂长。同时,指着另外一个长相滑稽的男子说,这是第二车间主任。天啊,我对天发誓,我对他们外形的描述绝对是客观的,没有添油加醋,真的就像蛇鼠一窝。他俩对李建文似乎不太欢迎,点点头就走了。没几天,有人告诉他,这两人一个是总经理的亲弟弟,一个是侄女婿。至此,李建文对这个单位的第一印象可以说是糟糕透了。
相信任何一个体系审核员,通过以上收集的审核证据,不难形成大致相同的审核发现,来支持做出不利于这家企业的审核结论!
李建文的审核发现是,这家集体企业被某一家族垄断,管理落后。产品市场前景不好,属于"瘦狗型″产品,急需转型升级。员工队伍素质低下,流动率高,难以管理。
审核结论是,这家企业没有前途,此地不可久留!
但要怎样才能离开呢?尤其是刚来报到的年轻人!
感觉自己被一张网网住了!
要突破这张网,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