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感应篇四十九讲 > 第1章 扎好儒释道的三个根

第1章 扎好儒释道的三个根(第1 / 2页)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我们今天一起学习《太上感应篇(以下简称《感应篇)。要成就这一生的道德学问,一定要扎好德行的根。而扎根,要学习《弟子规《了凡四训《感应篇,还有《十善业。我们从自己做起,从我们的单位做起,来扎好德行的根。

我们一定要立志,做儒释道三家圣贤的好学生,也做师长的好学生。师长说扎根,我们就老老实实扎好根。扎根,顾名思义,根扎下去了,就立住不动摇,也就是能够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依照这几部经典,任何情况都不违背三个根的标准。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有一个努力的过程。

我们现在知道扎根重要了,所以我们受持这几部经典。受持之后要读诵,因为读诵熟悉之后,遇到境界的时候,能够起观照。假如读的遍数不够,可能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随顺习气比较多,那就立不住根基了,所以读诵是必要的。当我们明白了读诵的重要性,读的时候,才不会心不甘情不愿。人往往明理之后,就会做得欢喜:“这是真正对我有益处,这是修学不可少的过程。”

孔夫子在《论语一开始就说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应该是非常喜悦的事情。假如我们在学的过程中都感觉不到喜悦,那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实我们不明理。所以“理得心安”,知道这么做有意义,就越做越高兴。知道读诵不可少,每大老老实实读诵。老实人得利益,因为读着读着,自自然然起观照。遇到境界了,突然那一句经典就出来了,当下没有随顺烦恼,依教奉行,觉得身心轻安,很欢喜,“哎,我突破自己了”,就可以体会到读诵的利益。而欢喜,一定是从解行相应而来。

《弟子规告诉我们,“不力行,但学文”,就是有“解”,了解经文道理,但是没有去力行,“长浮华,成何人”,这是傲慢习气上来了。孟子讲:“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有解而没行,学习就落入误区,懂了这些道理,自己没做,看别人的过失。而当一个人被傲慢给障碍住了,有没有“不亦说乎”啊?铁定每天很不舒服,看这个人也不顺眼,看那个人也不喜欢。

解行相应,会有欢喜。所以看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有没有深入,有没有提升,看什么呢?每一天笑的次数都没有增加。为什么?“烦恼轻,智慧长”,就高兴了。看什么东西都有体悟,都有启发,都有收获,每天很充实,哪有不欢喜的道理?“但力行,不学文”,都只是去做,道理没搞清楚,可能就会做,“任己见,昧理真”。所以了解之后,要去行,而且要去突破,扎根,最重要的是改习气。

我们冷静感受一下,我们最不高兴、最生气的是什么事情?其中

有一件,就是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样的,跟自己气得不行,还睡不着觉。突破自己的习气才能扎好根基,所以扎根不是“好,我排好时间,《感应篇几个月,《弟子规几个月,《十善业几个月。师长

说三年扎好根,把时间都安排好了,每一部经听几十遍”。当然,这样的规划确实是需要的。因为我们假如熏习得不够,一来,道理不透彻;再来,观照力起不来,观照不够,就谈不上力行。所以遍数要够,所谓长时熏修。

古圣先贤讲:“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们是从小就没有根基,现在年龄又大了,这个时候再不借熏习之力,想要伏住烦恼,谈何容易!而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熏习的时间不足,打烦恼的时间就多,打得越多,就退得越多。我们要警觉啊,“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不好好扎好根基,什么时候才能成就自己的道德,才能成就这一生的道业?那就遥遥期了。所以一定要下大决心才行。

为什么要下大决心?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始劫的习气,不下大功夫,很难克服。什么是大决心呢?死都不怕,就怕守不住正念。要有这种气概,宁肯碎骨粉身,都不愿意忘失正念。人有决心了,所谓“天下难事,只怕有心人”。

好,熏习很重要,可是假如我们熏着熏着又产生执着了,“啊,听经叫学习”,边听边执着,工作的时候都想听经,没有全心全意专注工作,那就不妥当了。熏习是解,解要力行,才是相应。解行相应,心境就不断提升,遇到境界就不容易动摇。所以我们要理解,扎根是解行并进。

而行在哪里呢?一定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之中,这才是活的学问。学一句,做一句;学一句,改一句。比方前一段时间,大家一起学习《了凡四训,是不是学完了呢?当然不是。我们听了一遍《了凡四训的讲解,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有没有拿《了凡四训哪一句教诲来指导自己,改了自己哪一个习气?假如没有、很少,那《了凡四训学完了没有?没有解行相应,《了凡四训这个根基就不算扎下去。

(了凡四训)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比方改过之法里面讲到的,“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过可改,即一日步可进”,这一句怎么落实在生活、工作中呢?每天要静下来,我今天有什么事情不妥当,什么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对,赶紧写下来,写下来印象深,提醒自己后不再造。印象很重要啊,自我提醒、自我鞭策,非常关键。为什么?别人提醒有限,自己有这个态度了,二十四小时都能提醒自己。假如功夫到家了,连睡觉做梦都能提醒自己。大家学《了凡四训有没有学到在梦中念《了凡四训啊?那就不简单了,非常专注地在学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