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路遇故人(第1 / 2页)
京郊开元寺
开元寺香火鼎盛,平日里就香客众多。上京城里头,但凡想祈求点什么愿望的,那定是开元寺疑了,据说灵验非常。若恰逢初一、十五更是会专门为香客们备下素斋宴,也算是一个放生仪式,因此备受世家大族追捧。上京城里的世家贵女们论是祈愿的还是还愿的基本也都会选在这两个日子里前来。
牧楠北到了山脚,天刚大亮。
小小的人儿赶了一夜的路,本就疲惫不堪,很顺便的就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歇歇脚。一只脚搭在坐着的石头上,另一只脚悬空着晃来晃去;一只手抬起袖子抹着汗,另一只手还不忘给自己扇扇风。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如果不是那双清澈干净的眼眸,配上那副长长的睫毛,任谁都看不出这是个女娃娃。牧楠北一边歇息,一边看着偶尔经过身边的小贩挑着担子沿着石板路从她身边匆忙的经过,一看就是准备早早的占个漂亮的位置摆摊了,这一天生意好不好,位置很重要啊。看着眼前的情形,心里却想着到底谁会是那个倒霉的女人呢?
“哎呀,这不是小北嘛?”正想得出神的牧楠北思绪突然被打断。入眼就看见一个有点道骨仙风的白胡子老头儿,旁边还竖立着一面大旗子上面写着:鬼谷神算,测字看运。
“哎呀,这不是黄老头儿嘛,您今儿又打算来这儿骗谁呢?”牧楠北看到老朋友一下来了精神,忍不住打趣道。黄大仙是牧楠北沦落成乞儿之后的第一个朋友,是个算命先生,当初牧楠北刚沦为乞儿时候,就跟这黄大仙在大街上做了隔壁邻居。初逢变故的小丫头满脸的倔强,小小年纪却一身的傲骨气质,不像讨饭的倒像是被谁欺负了来讨债的。面前放着一个破碗,从早蹲到晚,从晚蹲到早硬是一口吃的都没要到。最后,邻居黄大仙也看不下去了……走到她面前蹲下:“小丫头,老夫观你面相,大限将至啊!不过,幸亏你遇上我可解此厄。”于是变戏法般从身后拿了一块胡饼出来,递到她面前,转而一本正经的道:“孩子,吃吧!吃饱了才有力气站起来!”见她没接,又继续道:“小丫头以后你每天来帮老夫看一个时辰的摊位,每天一个饼就当是你的工钱,可好?”从那以后,她总算有了个固定的去处,每日黄大仙总会溜出去一个时辰到街对面的榕树下和摆残局的弈老头下棋,美其名曰:赚外快。回来后就会给她一块胡饼当工钱。托黄大仙的福,她也能在那条街上混个脸熟,平时靠帮别人拿东西、跑腿、送信……也能稍微填饱肚子,乞讨倒变成了副业。时日一长,竟也成就了一段忘年之交。一直到黄大仙云游归来,她俨然已经成了那条街上的小霸王了。
“小丫头片子,老夫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本事,算别人我不敢说,算你我可是一算一个准。”黄大仙悠哉悠哉的捻着自己那一撮仙气飘飘的胡子看着她,从随身携带的麻布包里掏出了一个胡饼,递给她“怎么样?老样子,一个时辰的工钱?”
牧楠北一手撑着石头,身子一下子从石头上蹦下来,随意的拍了拍双手,朝着黄大仙比了个二“黄老头儿,今天可是十五。”
黄大仙奈的笑着弹了弹她的额头“成交!”
牧楠北一手抓过胡饼,狼吞虎咽的啃了起来,毕竟昨晚到现在粒米未进,实在很是饥肠辘辘。
“哈哈哈......”
一看小丫头的吃相,黄大仙又爽朗的大笑起来,引来身旁路过的小贩纷纷侧目。
一老一幼,一个步伐沉稳,一个蹦蹦跳跳地沿着石板路走去。到开元寺门口台阶拐弯处的那一片空地上方才停了下来。周围已经满满当当的都是一早赶来做买卖的摊贩们,相识的一边相互打着招呼,一边有条不紊的摆弄着自已的摊子,有卖水果的、有卖煎饼的、有卖炒栗子的、有卖炒糖人的、有卖胭脂水粉的、有卖金银玉器的、有卖香囊丝帕扇子的......真是应有尽有。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小的集市,一幅人间烟火气、好不热闹。
还好黄大仙一早就让人把这个位置留了下来,桌案上一应物什也都齐全,倒省了再去占位置。这片空地前面有个台子,是寺里专门提供给香客停放马车的“车驾台”,平台上整齐的固定着一排排的栓马桩,足够容下上百辆马车有余。
牧楠北心想这个位置刚刚好,便于她看清楚往来的行人。脑子里瞬间浮现起昨晚破庙里的那两个坏蛋的面孔和他们的对话。只要盯着他们俩定能找到那个女人,兴许还能助她逃过一劫。
“小北,研墨。”
“小北.....”黄大仙没听见回应,转头瞧着牧楠北,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肩膀又喊了一声。
“啊......”牧楠北愰了一下神“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