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回武当景不在(第1 / 3页)
蒙古与武当山相隔三千多里,若是张忌一人,日夜兼程几日便可到达,可赵敏毕竟为女子,张忌担心她的身子劳累特意放慢了速度。
这一日张忌赵敏来到了河北境内,想当初曹操袁绍大战,虽以袁绍战败而结束,但河北义士忠义不屈之德,令曹操深感敬佩,沮授,审配,王修,伊楷等不为后世所敬仰,燕赵大地,自古以来多有慷慨之士。
张忌想起儿时谢逊给他讲三国的故事,听得如痴如醉,心中对河北之地不禁充满了向往之情。不远处便有一座大县,听路人说说,此县名为云水县,因常年夏季阴雨不断,乌云密布,使得这里的百姓免受炎热之苦,由此而得名。
赵敏相中了一家客栈,店门上挂着一块醒目的招牌——醇香客栈,张忌道:“想必此处有酿酒技艺高超之人。”说着二人相继进入客栈,店小二见他二人风度翩翩,又识得身上着衣所用乃上好的绫罗绸缎,丝毫不敢有所怠慢。
张忌赵敏二人值此热季远行数百里,早已饥渴难耐,赵敏道:“小二,将你家好酒好菜各来一份。”店小二从未见过有这般点菜的,便问:“客官您二位能吃完吗?本店有规定,到店这需将所点之菜全部吃完。”
张忌颇觉诧异,此处居然有这样的规定,让人捉摸不透。赵敏道:“放心,你只管上菜就是了。”店小二记了菜名下去安顿食材,不一会儿客栈里进来一些头戴斗笠,身披红色斗篷之人,张忌听的几人脚步声中暗含劲力,已知晓这些人都身怀一流内功,至于是何门派却想不出来。
其中一大汉小声说到:“此次我石山派外出,是为了夺取那本经书,只要经书到手,我等便立刻返回,将经书中精妙武功练成以后方可称霸武林。”
张忌听到经书二字,心头大震,莫不是太师父所创经书?他不说话,只待那大汉继续说出什么消息,其中一年轻长相之人说:“不知那虚怀谷怎么样了,死里逃生还是我们救得他。”那大汉回道:“不管他,也许早就被武当弟子擒回,若不是他咱们还从未知道这世上居然有如此武功绝学,能不能让我石山派立足于武林,就靠你我了。“几个人齐声应和。
赵敏对张忌使个眼色,二人饱餐一顿,将美味佳肴吃个精光,那店小二看得呆了,从未见过有这般能人异士。
结了帐,二人上了住房,赵敏看看周边没人,关好门,倒了两杯茶,说:”忌哥哥,看来此事已经彻底在武林之中传开,想要将传闻压下去是万万不可了。“张忌道:”此言不假,可是我们并不知这经书心法和名字,实在从下手。“
赵敏道:”不如我们跟着他们,即是寻找经书,或许他们知道很多线索,且看他们去往哪里。“张忌点点头:”正合我意。“
第二日,张忌去喂马,听到后面来人,正是石山派的人,张忌看着他们缓缓上了三楼,那几人神色慌张,四处瞭望,想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张忌身形一晃,悄声息地逼近那几人,来到这几人门口,张忌站在门外,他内功精湛,那几人虽压低了嗓子,但依旧被张忌听得一清二楚。
那大汉说:”此次上武当山,需跟在名派之后,毕竟我派成立不久,武功也决计不如峨眉,崆峒等名门正派。“其中一人又道:"大哥,此次恐怕免不了一场恶斗,武当弟子武功不在你我之下,更有当年名扬天下的武当七侠,虽只剩四也令武林中人所闻风丧胆。”那大汉道:“欲成大事,总得舍弃一些重要的东西,你怕了吗?”年轻小生道:“不怕,为了光大石山派,在所不惜。”
张忌听得清楚,回到房里,说道:“敏敏,这一行人要去武当寻事,石山派刚成立不久,不想为何要为了一本经书连性命都可舍弃。”赵敏道:“人心险恶,为了利益什么事做不出来,我们只需暗中跟着他们,其中有何变动当见机行事。”
这日下午,在张忌监视之下,石山派的人开始收拾行李,赵敏为紧随其后,早早便将行李收拾好,又将马匹吃喝足够。
张忌看着那四人驾马东去,待走远一些,和赵敏一同追赶,云水县的路坦坦荡荡,马跑起来十分舒适,这一路障碍物并不多,街道两边留有足够的空间摆放商品,便于追赶石山派一行人。
张忌赵敏跟着他们来到一座大山下,此山之陡峭世所罕见,只见那四人将马藏起在一处山洞之中,顺着山路而上,直达山顶的寨子。此等山高路陡,那四人爬了一两个时辰才到得山顶。
张忌见四人不见踪影,决定背着赵敏用轻功直冲山顶,赵敏道:“忌哥哥,如此陡峭山地,你一人上去都需耗费不少时间,倘若背上我岂不是得猴年马月才能上的去?”张忌微微一笑,随手便将赵敏背在身上,赵敏惊呼一声,两手死死抱着张忌,张忌纵深一跃跳到一块岩石之上,他再一跃,来到一颗古树之上,那山约有数百丈之高,岂知张忌两跃之下已离山顶不远,赵敏闭目不敢向下看,只听呼呼两声,张忌将她放在地上,眼前便是一座山寨——黑木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