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乌人坑的传说(第1 / 3页)
传说在盛唐时期,这个地方被称为“人坑”,而不是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乌人坑,为什么会从人坑改为乌人坑呢?
听村中祖辈口口相传的故事就可以大概了解乌人坑的来历。唐朝,一开始建立的时候不过只是一个很小的藩王国,隋朝末年,经过统一战争后,逐渐统一了全国。继承了隋朝的疆域衣钵。而隋朝的疆域,比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疆域还要大。
而后,李世民发动兵变,称帝登基,开始了向外开拓的进程。唐朝先向北扩张,派李靖灭了东突厥,唐朝疆域向北到达贝加尔湖。之后向西北扩张,并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李世民死后,李治继位,继续向外开拓。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唐朝慢慢的变成了疆域巨大的朝代。
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有两个军师,一个叫袁天罡,一个叫李淳风。两人能掐会算,天下闻名。有一天,两人相约出去寻找机缘,没有目的的走着,碰见一棵长着两个树杈的大树,刚好长在道路中间,两人便坐在树下歇息。
他们刚坐下,就看见远远过来一个人。袁天罡说:“咱俩算一卦看这人是从树哪一边走,看看我们二人谁推算的准。”
李淳风也不废话直接说道:“行呀!反正闲来事,路途漫漫,我们就一路切磋一路游玩。”
两人掐指一算,一个说是走左面,一个说是走右面,不想那人过来后,也不走左,也不走右,二话不说就从两个树杈中间走了过去。
袁天罡和李淳风十分惊异,急忙问那人:“你怎么不走树的两侧而是从树中间走呢?难道不觉得这大树的形状像人的裤裆吗?”
那人嘿嘿一笑说:“这叫大道朝天,不走两边!中间正道不走为何要走旁边的斜道呢?就像做人一样,想要达到什么成果堂堂正正就好,为何还要走歪路?古往今来,道教衍生,人们只想着追求长寿,而忘了本心。万千修士执着于封神长生之法,妄想封神!但此道太难考证,有的人放弃苦修,投靠他人,借用邪念以此来掌握天地奥秘。想以凡人之身,借其他之力,掌握天地秘法,其大也!”
袁天罡和李淳风此人话顿时茅塞顿开,原本他们这次出来就是因为在术法上面遇到了瓶颈,想要突破瓶颈就要去那些被世人嫌弃的有古怪的洞府寻找机缘。
二人的额头均已冒出了冷汗,显然是想到了什么,机缘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此番去寻求机缘还不知道生死,机缘机缘讲究的就是一个缘字!何必把长生看的如此之重呢?
想到此处二人连忙向那人行跪拜之礼,奇怪的是那人并没有感到唐突,反而笑呵呵的看了一眼两人,没有说话,继续往前面走去。就这样在他们两个大唐妖人的面前慢慢远去,直到不见。
袁李二人相视一眼才慢慢起身,李淳风说道:“我们今天应该是碰见了...”
袁天罡马上打断道:“贤弟不可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心知即可!”
李淳风说:“是!我一激动忘记了,险些酿成大,只是可惜了,如果能跟着这位老神仙学习一天!不!一个时辰也好!肯定能让我们道术更进一步,谁也想不到这种地方居然有...”。
袁天罡附和道:“谁说不是呢!想我等在大唐还被称为一代妖人,但在这种老神仙面前,我们只能算是班门弄斧了。”
李淳风不死心的说道:“兄长,你看我们是不是也跟上老神仙的脚步,去看看前面是何处,反正我们现在也不再寻求长生大道,如果能遇见老神仙那是最好不过了,即使不能遇见那也只能说我俩缘了。”
袁天罡:“好!那我们走吧,反正也一把年纪了,大不了我俩就是把命丢在这!”说着两人就开始往老神仙消失的小路走去。
袁李二人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远看前面就要没有路,但每次走近一看又会出现一条羊肠小道。更神奇的是他们一路走来居然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所有的景象都一一呈现在他们身边,两人已经对眼前的变化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