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长生泉大战 中(第1 / 4页)
围绕在长生泉周遭的数百股势力,经历了初期的激烈会战角逐,形成了大小不等的九个战圈。
几个时辰的激战下来,死亡已是达到了数十万之巨。
这其中最为显眼的一支军团,自然是陷阵营的重甲战卒。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非但没有被吞灭,反而是绝地反击,逆袭杀敌。
陷阵营的表现略为显眼,在众多势力的认知中,也就仅此而已了。
很快,更多的势力,参与到了围杀重甲战卒的行列当中。
激烈地大战,再次爆发。
重甲战卒依旧保持着圆形阵势,三层重盾,交替续力,巩固着战阵的防御圈。
并且在万夫长拓跋连城的指挥下,军阵会主动打开一些缺口,放敌军入阵,进行阵内剿杀,以减轻战阵的局部防御压力。
虽是团团围困,但实则真正的战线,只发生在防御的一线位置。
只有在稳住局势的前提下,战场指挥者,方才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如果兵卒全部撒开,一对一的捉刀互砍,还指挥个毛啊。
优秀的指挥者,便是能够做到不待兵卒的体能用尽,及时的予以接续,方可维持住持续不断的战斗力。
战争是持久的消耗,绝不是一时冲动的瞬时爆发。
重甲战卒中的长枪卒和大戟卒,在这种正面的硬刚之中,输出了绝大部分的攻击力。
团战之中,并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枪法戟术,只需简单迅猛持久有力的戳刺劈斫,即可以极高的效率,不断收割敌军步卒的生命。
装备百担强弓的猿射族强者,则是利用乌晶锥箭,连续不断的射杀着从空中攻来的敌军,严密防守着战阵的顶部空间。
敌军的飞行军团虽速度极快,但却是快不过箭矢,尤其这些百担强弓的射程,已是达到了惊人的六百丈,远非对方飞行兵卒手中的弓箭可比。
原本人均只装备三百羽的乌晶锥箭,为了此番的决战,铁木辛歌直接给提升到了一千羽,备用弓弦更是提高到了二十四根。
这几乎是将强弓卒的战力,发挥到了极致。
两千强弓卒,装备箭矢两百万羽。
足以应对此间所有的飞行军团。
激烈的战斗再次持续了数个时辰。
眼见法攻破陷阵营的步卒战阵,反而己方伤亡惨重,敌军不得已想要改变进攻策略,撤回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