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川南大胜(第4 / 5页)
“这一次川地改土的战争,主帅傅友德,副帅王弼,左前将军沐英,右前将军蓝玉。”
“等到川地平缓下来,朝廷若是还有余力,便会携大胜之势,深入云南,一举荡平朝廷西南的威胁。”
“若是朝廷没有余力,最多不会歇息三年,必定会对云南用兵。”
汤軏说的虽然轻巧,但在大方向上,确实是说出了朱元璋的战略意图,十数万大军,荡平川地土司,彻底稳固后方,改土归流的同时,大军在播州厉兵秣马,随时准备进兵云南。
只要铲除了云南的元梁王,大明在南线就在也没有能和北元联合起来,对抗大明的势力了。
“嗯,问题就来了,朝廷打下来这么多土地,需要人开垦,以今上的脾性,说不好又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移民迁徙。”
“如果我们能征得朝廷的同意,将云贵高原,将川南改土之地,种植桑麻等物,那不就够我们用的了?”
沈京兵只是大概了解,朝廷近些时日不会消停,大举用兵会一次次的出现,而战争得到的最多的,也就是土地了。
土地用来做什么,朝廷自然是拥有决定权的,但他们商会,未必不能争取一下。
“这件事不要想了,论是川南土司,还是云贵高原,朝廷不会改稻为桑的。”汤軏一口咬定了这件事不可能实现。
他在杭州府,有两个官职,杭州卫指挥佥事,但因为杭州卫没有指挥使,汤軏直接控制着整个杭州府的兵马。
而另一个头衔便是御史大夫,因为汤和在离开前,就兼领御史台,朱元璋似乎对汤軏感官很好。
丝毫不吝啬那一点点的权力集中在汤軏的身上。
而杭州府认识汤軏的人,都知道汤軏是东瓯郡王的次子,大半年过去了,朱元璋册封汤和东瓯郡王的诏书,早就人尽皆知了。
“那朝廷不种桑麻,我们还有的活?明明纺织车若是用好了,大明几千万人的穿衣市场,能赚的那么多,现在没有桑麻,朝廷也不管,那纺织车还有什么用武之地…”
陈友才发牢骚,抱怨着,汤軏摇了摇头,看向曲显辅道:“我可以给你们指条路,能不能成,就看你们的能力了。”
听到汤軏的声音,曲显辅,陈友才,沈京兵等一众杭州府商界的大佬,一个个翘首以盼的望着汤軏。
谁都知道,这个二世祖的来历,那是大明朝唯一的活着的异姓郡王,虽然如今东瓯郡王爵位只是封给了汤和。但那三代世袭,也是实打实的圣旨啊。
“请指挥大人示下。”
曲显辅向着听会团的方向躬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