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人在诏狱,满朝皆是我徒孙 > 第131章 川南大胜

第131章 川南大胜(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各自的辖区,都要盯严密了,如果有那颗老鼠屎想要砸我们杭州府商人的饭碗,那就是在和我们整个杭州商会对着干。”

“继续桑麻的提案,从中都府引进的三十辆纺织车,已经是目前的极限,而其他各府在得到纺织车后,都在收拢府内的桑麻原料。”

“想要向外购买,那是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最大问题是,各府各州的商会,都在保护自己境内的桑麻产业,有新式纺织车的,都在大力发展纺织业。”

“没有纺织车的,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纺织车的引进。”

“问题摆在这里,从哪里获得桑麻,如何获得,原料短缺的问题,如何解决。”

曲显辅站在上方,大声说着,下边站着的二十多名,杭州府内,有名有姓,有头有脸的大商人。

听到曲显辅的话,众人都陷入沉思中,能坐在这里的,他们的商业版图,已经拓展到所能接触的极限,坐在这里的人,大多数在江浙行省商会有着一个位置。

“这种东西,想要的获得的办法只有一个,种植,除了种植,桑麻没有其他办法获取。”

陈友才率先开口说道。

直击核心,想要获得桑麻,除了种植,没有其他办法,但朝廷推出的考核法,把地方官员限制的死死的。

朝廷大力鼓励开荒屯垦,而论开垦出多少荒田,朝廷的考核法虽然对地方经济也有考量,但论经济好坏,只要民生律政做好,依旧可以达到优等考核。

这就直接造成一个问题,官府仍旧不把他们这些商人放在心上,对于他们的诉求,若是贴合朝廷的政策方向,官府倒是会一路绿灯。

但如今,考核法新推出对于民生考核项目的暂行办法手册中,言简意赅的说明了,地方有多少耕地,三年任期,开垦了多少耕地,耕地种植的是什么作物。

粮食种植面积,及粮食收成,才是民生考核的底层逻辑,在这基础上,官府自然不会轻易的允许商人将粮田改种经济作物。

“可现在,咱们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地给我们种桑麻,如果有地种,那谁还管其他的。”

沈京兵,那个被朱元璋一道圣旨,险些身家破灭的杭州府大商贾,自从朝廷取缔钱庄业务后,经营近百年的沈家老字号,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但毕竟沈京兵是经营过大钱庄的出身,而朝廷户部本就人手短缺,对于非京师的直属钱庄,户部都是一个选择,将民间钱庄,收编。

而这也导致大明中央钱庄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了大明皇家钱庄的版图,短短不足一年的时间,大明中央钱庄的招牌,已经挂到了天南地北。

而在一次次争夺中,在胡惟庸的软磨硬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下,大明皇家钱庄,放弃了宝钞提举司。

宝钞提举司经历了户部,收编内廷,又被放出内廷,归于大明中央钱庄管辖,胡惟庸以滥发宝钞的危害,让朱元璋放弃了宝钞提举司直属内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