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何为国运?(第1 / 3页)
“早期是高句丽,高句丽和吐蕃。”
没有丁点思考,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事情,朱标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高句丽先不说,说说吐蕃,那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山高皇帝远,从周天子分封诸国,一直到秦王扫六合天下归一,先后经历汉,新,汉,三国混战,晋,五胡,隋朝。”
“这段历史有一千五六百年了吧?”
陈楚话音落下,朱标点了点头道:“周王八百,两汉四百余,汉末至五胡又一一百数十年,至隋,已有近两千年。”
“是啊,自周天子开始,中原华夏的敌人都来自哪里?”
朱标道:“北方。”
“那为何唐朝覆灭突厥之后,北方在唐朝强盛时期很少出现乱子?”
“因为…因为…因为…草原被打怕了?”
“笑话,被打怕了?你被打怕了,就不用吃饭了吗?你只要不死,你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吃饱饭。”
“唐朝解决草原的最大原因是汉地产出够多,能够用贸易的方式,用中原过剩的粮食去换草原的战马牛羊等物资。”
“草原人吃饱了,有足够的粮食,他们还会拼死南侵吗?怕是有人想南侵,也会被其他想过安稳日子的人给压住吧?”
“这个可以看当今圣上,只要吃饱饭,谁会去造反呢?造反那买卖,那么容易做的吗?”
陈楚自然不敢直呼朱元璋大名,更不敢说他当和尚的事情,门外还站着两个锦衣卫呢。
他敢肯定,只要他大放厥词的喊朱元璋,外边的两个锦衣卫肯定不需要勾红就能拉着他去砍头。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这个…确实是这样…”
朱标低着头,思考了半晌,开口道:“先生,这和国运有什么关系?”
“你再考虑考虑,吐蕃那个地方,高原地区,凭什么和唐朝争斗数十年,甚至稳占上风,现在的吐蕃高原,还有能力和中原争锋吗?”
“不是我吹,根据我所知道的,吐蕃敢叛乱的话,朝廷虽然会损失很多粮草,但打他们就跟玩一样。这又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