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亲人(第3 / 3页)
“这些我都听说二弟说了,儿不在的日子,母亲日日为我在祠堂祭拜祖先保佑。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儿子一去就是三月,不能在家侍奉母亲,使得母亲日日担心,儿子真是不孝。”
“子谦既然拜了法正为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生病了你能不远千里前往南中为其寻药,子谦如此尊师重道,有仁孝之风,这是我们刘氏的福分,我身为你的母亲更应该高兴才是。”张氏语气略带教导的说道。
“子谦,此去南中可有什么趣事给母亲讲讲。”
刘循便把在南中的经历娓娓讲于张氏,张氏一会大惊失色,一会又仰头直笑。
不一会儿,桌上的饭菜边吃的差不多了,张氏便招呼身后的丫鬟收拾饭桌。
“子谦,今日回来可曾见过你父亲。”张氏问道。
“中午父亲与我益州官员商议政事让我旁听。”刘循站在张氏身后一边捏肩一边回道。
“子谦,今日我听说你在堂前说得一番话让你父亲有些难堪。你父亲和我如今年纪也大了。
如今,你父亲有意让你参与政事,凡事你就顺着他的心思来。
母亲,可能要你失望了,如今的局势父亲已经动了请刘备入川的心思,等到时候刘备入了益州,我们一家人可都成了人阶下囚了,我既然来到这个乱世,就一点要改变这个结局。刘循心里想道。
正要再说张氏便察觉到在两肩捶打的手已经停了下来,转头便看到刘循一言不发的愣在原地。
“罢了,我与你父亲同床共枕这么多年,虽说他在大事上犹豫不决,但凡事牵扯到家庭亲情上你父亲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张氏眼睛微闭缓缓说道。
刘循闻言大喜,立马跑到张氏面前拜道。
“多谢母亲提醒,如此一来我便有把握说服父亲了。”
历史上的刘璋虽然暗弱能,可其对百姓很好。能够为了减少益州百姓伤亡直接开城投降,更何况是家庭亲情。
“去吧,和你父亲好好说,他会同意的,儿大不由娘啊。”张氏望着窗外感叹道。
“诺,孩儿告退,母亲好好休息。”
说着刘循就离开了后堂,并将房门关上,方才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