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全盘否决,各抒己见(第2 / 2页)
“不能出体力,我还有脑子,我说的想找活干,是想找个账房先生,或是管理库房这样的活。”
“我打听过了,这样的活不出多大体力,只是费费精神,我应该能承受得了。”
“倒是挣不了大哥那么多钱,但每个月也能有一两银子左右的收入,正适合我现在干,那嫂子和大哥就不用担心了。”
话说,李博武说的倒也是事实,古代的账房先生,就相当于现代的会计,管理库房做出入记录,就是库管。
能干得了这活的,都是有点本事,脑袋能转悠开的,记性还得好,如果不是半路辍学,法科考,有大出息的学子,根本就不屑去挣这俩钱,都找别的门路去了。
而不认识字,不会算账的,脑子不咋好使的,还干不了这活,所以这几项工作,就属于能人不稀干,熊人干不了的活。
在镇上普遍工资都在一两银子以下的收入基础上,这种活儿给的工资,相对来比,还算不低,也不是啥热门职业,正适合李博武这样的人。
只是,丁珊珊还是不太同意,“博武,你的心意,我和你大哥都明白,你不愿意在家闲着,想找份工作我也理解,要是我,我也不愿意闲着。”
“正好我今天,也有事想和你大哥商量,也是和你有关的,和咱们一家人都息息相关,你还是先听完,然后再做决定吧。”
丁珊珊说完,就把自己想租个铺子,或者买个铺子,做点什么小买卖的想法,和一家人说了。
还特别明确的说了,她一个人连家里带外边,忙不过来,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打算让李博武在家帮她,只是还没来得及说。
这时候,一家人已经吃完饭都撂筷了,李博宏觉得,家里大人研究做买卖的事,自己插不上手,就主动把桌子碗,都收拾好了,然后一家人就回了正屋,继续研究着这事,李博宏继续写作业。
对丁珊珊的想法,李博文是全力支持的,“珊珊,你这个做买卖的想法可行,也适合我们家现在的生活。”
“但我觉得,要是选择做什么的话,应该是自己开布庄衣店,或者是做些点心,要比做猪血吃的这一块,更能被大众接受。”
“猪头猪蹄子还可以,但对猪血和下水能吃这件事,即便有的人能接受得了,也是少数人,张大哥是与我们关系走得近才愿意吃,他对血液本身还是非常排斥的。”
“镇上的人还好些,这种思想在村里更严重,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
“但在做衣服点心这一块,我看你非常有兴趣,而且我们还有平台可以帮忙,你不用那么累。”
“我们做衣服的布料,可以从平台进,成本要低许多,又全都做工精美实用,到时候,卖只需要比别家店铺里的微微低些,不愁卖不出去,就足够我们一家开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