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想搞人参霸盘,但是实力不允许啊!(第1 / 1页)
华灯初上,崇祯送走了孙承宗和袁崇焕,脑袋瓜子嗡嗡的,我这才穿越回来一个月,现在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这明朝可是被满清灭的,我的主要精力肯定是先把满清鞑子搞趴下,但是没钱,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啊。惆怅啊
算了,先去温柔乡,废了一天的脑筋了,我都不能享受享受吗?
又是一阵颠鸾倒凤,抓着梅儿的柔软之处,崇祯问道
“你可听说过高粱霸盘的故事?”
“臣妾不曾听过”
我这该死的理工气息和历史熟悉度。
高粱霸盘是指通过掌控高粱资源、操纵供需关系和价格,实现对市场的垄断控制,以获取巨额利润的行为。以下是高粱霸盘的具体操作步骤:
收购大量高粱:高粱霸盘的第一步是通过大量收购高粱来掌握市场上的主要供应量。垄断者会利用自身资源或资金优势,与农民或其他供应商进行交易,收购大量的高粱。
限制供应量:一旦垄断者掌握了大量的高粱资源,他们会有意限制高粱的供应量,以造造人为的供需失衡。他们可以将高粱库存保持在低水平,不允许过多的高粱进入市场,从而控制供应量。
推高价格:通过控制供应量,垄断者可以推高高粱的价格。供不应求导致市场上的高粱需求大于供应,买家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获取高粱。垄断者利用这种供需关系,人为地推高高粱的价格,获取更高的利润。
排挤竞争对手:垄断者通常会采取各种手段排挤竞争对手,以确保自身的市场垄断地位。他们可能与政府部门勾结,限制其他农民或交易者的进入市场的渠道。他们可能使用威胁、恐吓或不正当竞争手段,迫使其他参与者法在市场上独立行动。
控制信息流通:垄断者还可能通过控制信息流通来维持其垄断地位。他们可以限制关于高粱市场的信息传播,避免其他参与者了解市场动态,从而降低竞争对手的能见度和竞争力。
简单来说就是上面几个要点,你知道我现在差在哪里吗?
我没钱去霸盘,霸盘人参需要的钱是这高粱的几十倍,国库里面的钱是远远不够的。
哎,崇祯啊崇祯,可谓是历史上最穷的皇帝了,我咋就穿越到这里来了呢
据史料记载,当时明朝国库加起来只有二千三百余金,崇祯帝不但不敢扩招宫女,甚至还把宫里的金银器皿、大殿里的铜壶都当掉,却还是看不到钱。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军直袭京城,崇祯帝面临着国库空虚、官兵工资和粮食短缺的困境。他不得不向大臣们求助,希望能够借取资金。然而,他却遭遇了出乎意料的困境,大臣们纷纷推托,不愿为国家出力。
在这个危急关头,崇祯帝想起了岳父周奎,一个积攒了一定财富的官员。他希望周奎能够带头捐献,以期激励其他大臣们效仿。于是,崇祯帝向周奎请求捐献十万两黄金。然而,周奎却称自己是个清官,俸禄有限,最多只能捐出一万两。皇后也只能出五千两,而周奎私下还保留了两千两。最终,他只捐献了一万三千两。
崇祯帝继续向其他大臣们借钱,这次虽然借到了一些款项,但数目却不大,少则几十两,多则几百两。与此同时,一个普通老百姓却将自己一生的积蓄四百两银子全部捐给了国家。这个勇敢的老汉比许多大臣们的贡献还要大。
然而,李自成最终攻陷紫禁城,崇祯帝奈之下只得选择自尽,吊死在煤山上。
相反的是李自成破城之后,没挨几鞭子就全部把钱交上去,有资料记载,李自成从大小官员身上共获银七千万两,然后,这些银子全部被熔化,铸成银饼,约数万块,用骡车运至西安。想想都觉得窝火。
老子要先把这些狗官,满口仁义道德的禽兽收拾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