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玉山枕 > 第7章 阿筠,箭在弦上,你得有想法

第7章 阿筠,箭在弦上,你得有想法(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阿筠,怎么了?”顾回一厚厚的书册中抬起脑袋,他揉了揉胀痛的眉心,慢步走到徐廷筠案前,当目光触及急递上的三根羽毛时,他温柔的目光陡然变暗。

徐廷筠修长的手指有规律的敲在急递上,目光沉沉,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慢慢打开急递,抽出里边的信笺,仔细端详着上边的字。

看完后,他将信笺递给顾回一,轻声道:“你看看吧。”

顾回一看到徐廷筠算不上好看的神色,心里边就已经有了计较,他接过信笺,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信上字不多,大致说了三件事,第一,钱文英死了,死在去京城的路上,第二,镇江事务暂由刘公公接管,秋后朝廷派新任巡抚交接,第三,要求徐廷筠彻查钱文英之死,若有同党,赐徐廷筠先斩后奏之权。

前边内容还好,和顾回一心中预料的相差不多,只是这最后一句——若有同党,赐徐廷筠先斩后奏之权,顾回一仔细琢磨了几遍这句话,心中叹息道:当今皇帝,真是陷在党派斗争里的小丑。

要知道钱文英可是镇江巡抚,一方大员,全国上下掰着手指头算也就几十个巡抚,如此重要之人路上被人刺杀,皇帝不去找逆贼反而要找同党,也就是说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竟被皇帝轻飘飘的划在党派之争的行列中,由此可见,朝廷中权力斗争已经到了何种激烈程度。

最后皇帝还特别恩赐徐廷筠先斩后奏之权,这也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徐廷筠:钱文英是被谁弄死的我不在乎,反正名单上一定要有内阁里的那些老匹夫。

——徐廷筠这把名为“兄弟”的刀,皇帝终于是要用了。

顾回一不着痕迹的紧了紧手指,清澈见底的眼眸中沾了亮堂堂的恨意,他将手上的信笺凑到火烛旁,等着信笺烧成灰,之后,他握着纸灰伸出窗,目送灰烬随风而逝,他道:“阿筠,你怎么看?”

徐廷筠没有说话,只是目不转睛的盯着窗外嬉笑打骂的人群,面色阴沉。

顾回一走到窗户旁,将窗户开的更大些,他靠着窗户看向徐廷筠,嘴角带着惯有的温和,只是目光中的坚定不容忽视,他低声道:“阿筠,箭在弦上,你得有想法。”

徐廷筠抬头,将目光对上顾回一,原本留有温存的眸光现下一片狠厉,尖锐的边角如同开刃的刀锋,从里向外都散发着嗜血的光芒,他的嘴角蓦然勾起,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徐廷璋(当今皇上)不仁。”

顾回一笑了笑,抓起盘子里的糖果扔给楼下的小孩子们,喟叹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当今皇帝把自己的权力看的太重要,把别人看的太轻了。”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的看向徐廷筠,温声道:“尤其是你,阿筠。”

徐廷筠摇了摇头,看着楼下那群开开心心吃糖的小孩子,道:“还有他们。”

当两人的目光汇聚在一处时,两人皆沉默了。

信笺上所说的三件事中,刚才只说了两件事,还有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镇江暂由刘公公接管。

刘公公是什么人,是司礼监派来的太监,是一个字都念不全的阉人,要这种人来管理镇江,能管出什么来?

他什么也管不出来,他能做的,只能上边说什么他干什么,不仅要干,还要大张旗鼓,声势浩荡的去干,让远在千里的司礼监看到他的忠心,至于百姓?那才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果不其然,上午接到圣旨的刘公公,饭都没吃,大中午就顶着内宦的冠带到巡抚衙门发号施令,原本三分粮七分树的计划,在圣旨的宠爱下直接成了一分粮九分树,足足比原先多了两成树。

有些富商见势头不对,卷了铺盖逃向内地,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富裕些的百姓也携家带口的逃向内地,短短一个月间,镇江全省少了三成人口。

当这一折子摆在刘公公案上时,他看都没看,直接扔给写折子的人让他撕了重写,在这一动作下,不少没品阶的官员也收拾包袱,写了辞呈逃向内地,粗略估算,两个月间,镇江全省少了近一半人口。

不过,就算刘公公当时看了折子他也看不懂,他只会说:只要能交了上头的差,这些人走就走呗,反正种树靠的是农民,又不靠这些人,况且老子干到秋天就走了,老子走后,管它洪水滔天,烂摊子自有下一任巡抚收拾,老子自有锦衣玉食等着享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