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阿史那贺鲁(第3 / 4页)
众人只觉得松了口气,却不知道他笑里藏刀。
长长的车队缓缓行驶在路上,楚衡特意下令手下减速慢行,为的是等待吴巨的消息。
吴巨也不负所望,在他们离开的第三天就骑马赶上了他们。
只见吴巨翻身下马跪在楚衡的马车旁双手举过头顶,大声道:“启禀主公,我已劝动百姓奋身反抗。”
楚衡收起折扇撩开面前的蝉纱车帘:“百姓包围的哪?”
“他们原想包围县衙,按照您的吩咐,我将他们劝去了纸庄。”
听到这话,楚衡才对吴巨露出了赞赏的笑容。
自古为百姓争利,不仅要有心有力而且更要讲求智慧。
平民百姓大多心思单纯,往往看不清其中利害,该勇时不勇该退时不退,斗争时总是让自己陷入不利境地。
比如青竹县百姓,原本争取自身正当利益是天经地义之事,却还要楚衡用计激将,派人组织,才敢团结抗议。
又比如抗争之时。
尽管青竹县衙也有参与盘剥,但若直接冲击县衙,则极易让事态失控。
县衙上报郡府,郡府上报皇庭,皇庭天高路远,一旦失察误以为百姓造反,则必然天威震怒。
而楚衡作为冶国公府世子,纸庄原本就是他的产业。
冲击纸庄不仅能让他有调查之口实,还能确保形势可控。
楚衡放下车帘对一旁的李清照说道:“易安,麻烦你和程大哥跑一趟,去把青竹县的事处理一下。”
“你不去了吗?”
“楚氏纸业一直是我二伯在管,先前胡让之事方才让我与他有所缓和,为了避免误会,我不好直接出面。”
李清照点头认可:“你要正式继任家主不宜树敌太多,有此考量是理所当然的。”
这时,马车外又有人求见。
“何人派你前来?”楚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