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高武:从领悟拔刀术开始 > 第140章 摧枯拉朽

第140章 摧枯拉朽(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个时辰,镇抚司已经开门,唐郁来到食堂,和好久不见的厨房师傅“叙了叙旧。”

又吃了两个包子和一碗白粥,吃完觉得不够饱,又多加了一碗面条。

早餐结束后,唐郁在镇抚司溜达了几圈。

因为他已经结束岗前培训,就不用再去通明馆的学堂。

只需要每天去中枢阁看一看,有哪些新的江湖消息和任务简报。

按照镇抚司的要求,崇武馆的密探最少一个月要完成一次任务。

唐郁本月的工作最低要求已经达成,再往上就是月度的浮动奖励。

他不是摆烂式打工人,但也没有到马不停蹄连轴转的地步。

几次看下来,唐郁喜欢的任务都是和人命直接挂钩的。

比如协助城防军剿匪杀贼,追踪作乱的邪修凶徒等等。

对于那种只和金钱挂钩,不确定有没有人可杀的,则没有什么兴趣。

比如参与调解帮派纷争,参加某地召开的武林大会,给某个重要官员做保镖。

除了出城做任务,唐郁一下空出来很多时间,他便以学生的身份,进入书院听课。

唐郁换一袭青衫儒服,黑刀用布条包裹起来,揣在怀里,混在一众学子中间也不违和。

陆云给唐郁介绍了书院各家分布的情况,儒家、法家、墨家占地最广,兵家次之。

其他诸如农家、阴阳家、医家、名家等,则零星分布在后院之中,各有一两个先生教学。

大多数学子都是在课堂一起听讲,若是表现良好,有武道资质,就可以拜某位先生为师。

只有拜入先生门下,才会传授武道心法,算得上踏入各家武道传承之门。

只不过先生们收徒,自然是百里挑一。

未被选中的人走的就是文途,他们通过学习,或是参加科考,入仕为官,或是成为先生,桃李天下。

川北城的乔羽拜入了儒家先生周正的门下,但他妻子方清冉则未被选中,走的就是文途。

故而乔羽文武兼修,方清冉则只通文墨,原因就在于此。

百家学子各有传承和著作,除了儒家、法家之外,很少有兼修多家学说的。

一是精力不足。

二是多家学术理论,可能有矛盾冲突之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