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叶龙凤和合之陶叶:此生若是如初见(二)(陶叶H)(第2 / 7页)
叶修一边敲键盘,一边头也不回地说:“去吧,好好过年。”
“是。”邱非答应一声,向叶修行了个修真界的后辈礼,又跟陶轩道了别,才退出去。
陶轩正开电脑登陆荣耀,回头虚答应一声,也没看出邱非行的礼有什么特别。
陶轩说到做到,除了年底必须参加的应酬之外,吃住都在队里。食堂停火,但家什是齐全的,菜饭粥面,点心宵夜,陶轩一顿不落,把叶修喂得好好的。
大年三十,陶轩在小厨房呆了一下午,整整齐齐摆出来一桌年夜饭。东南沿海过年,讲究鸡鸭鱼肉俱全,意思是来年各种吃食都不缺。因此虽然就两口人,但一桌菜蔬,面饭点心,够七八个人吃的。
叶修吃过中饭就挂在荣耀里,开小号跟几个同样所谓过年的骨灰玩家抢BOSS,打得沸反盈天。收工的时候刚好赶上陶轩叫他吃饭。他箕着鞋叼着烟出去,厅里已经被陶轩收拾得一派过年气氛,正面墙上一个两米高的四季平安结,沿着墙四边都悬着小红灯笼,福字倒贴,门口还非常接地气地挂了两大串布艺红辣椒。灯泡也换了暖光的,柔和的黄光打在一桌饭菜上,特别温馨,满满的人间烟火味。
叶修扫了一眼桌上菜肴。他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没见过,此时见这一桌菜,虽然都是凡间俗物,但品种齐全,摆盘精巧,荤素搭配合理,连颜色都配得讲究,知道陶轩的确是用心了。他在杭城十年,也是第一次见识这么高规格又如此接地气的江南年夜饭。不禁赞道:“陶哥,好手艺。”
陶轩一笑,为叶修拉开椅子道:“除旧迎新!”
叶修坐下,心下感激,决定好好夸一下陶哥,正要动筷,陶轩又在他面前摆了一个盘子。白色骨瓷盘上排着八个秀气的月牙饺,围成半圈,盘边绿叶枝蔓,伸入盘底的叶片上一碟清醋,半勺油辣子,又在叶柄处摆着两瓣剥好的蒜。
陶轩笑道:“北方习俗,过年吃饺子。咱们也应个景。”
叶修心里领情,拿起筷子就吃。饺子包得精细,荤素都有,口味不一。叶修筷子不停,八个饺子一扫而空。陶轩看叶修意犹未尽的样子,说:“饺子管够,但晚上还是先吃菜吧。年夜饭,还有米饭呢!不过,”陶轩话锋一转,“你要还想吃饺子,我这就去下。”
“不用了,”叶修也是入乡随俗的主,笑道,“这些足够了。剩下的我留着明天吃,能吃到初五不?”
陶轩也笑,拉把椅子自己坐了,说:“不够再包。爱吃什么馅的?只管点。”
叶修说:“都好吃。”
不得不说,陶轩的手艺的确过得去。当年陶母家境中产,又是晚清士族后代,从小于吃食茶饮上就颇讲究。之后选择独身带大陶轩,一颗心都在儿子身上,日常生活自然不会马虎。陶轩记得小时候母亲做的饭食,一个月不带重样的不好说,但一周不重复是常事。江南女子心灵手巧,各种花样面食,糕团点心,时有反陈出新的创意之作。陶轩虽然不在厨艺上花心思,好歹见过吃过,一些有特色的菜式,也跟母亲学过。因为陶母说:“我们江南人家,准姑爷上门,要是做得一手好菜,比什么家世资产都要加分。”陶轩想,当年,父亲应该也是靠做得一手好菜,才撩动母亲的心吧?
看叶修吃得高兴,陶轩也开心,又拿出一瓶红酒,说:“难得,喝一杯?”
叶修确实感觉很久没有跟陶轩单独吃饭了,不忍拂他的意,点头道:“我只能喝个杯底。不然一头栽倒,对不起你这一桌饭菜。”
陶轩点头,开瓶,醒酒,在叶修面前的红酒杯里,浅浅地倒了五分之一,快碰到杯肚就止了。手优雅地一转,一滴红液滴在杯中,在酒面上漾出一圈涟漪。
叶修对这种刻意的做派不怎么以为然,但也了解陶轩就是这样的人,他还是感念陶轩,不仅仅是这顿饭,也有他这几天微不至的陪伴和照顾。仗着面前的杯子也不大——不是标准的红酒杯,是配干白的,身高腿长,肚子比红酒杯小,杯底还真就一口酒——主动提着杯子说:“陶哥,敬你。辛苦了。”
说完,一饮而尽。
陶轩看叶修喝得爽快,笑颜殷殷地喝了面前杯中酒,又给叶修到了个杯底,叶修要伸手盖杯,被陶轩拉开,道:“空杯子不好看,留点福根,喝不喝随便。”叶修一想,也没毛病,就随他去了。
陶轩自己倒了大半杯酒,一边跟叶修聊天,一边给他剥虾壳剔鱼刺敲蟹腿,叶修终究是从小被伺候惯的,禁不住陶轩做小伏低,体贴周全,把布的菜吃了大半,酒也不知不觉添了两三次。虽然都说一口一口的,但也超过叶修的量。
陶轩又一次举瓶给叶修添酒,叶修大爆手速,反扣杯子道:“真不能喝了,这杯喝完我得滑桌下去。”
陶轩握着叶修手腕,强掰过来,杯口朝上,硬往里倾了些酒液,道:“最后一点了,剩下的全是我的。”说着,瓶底朝天,将剩下的酒都倒在自己杯中,是七八分满的一杯。倒完马上举杯,说:“预祝夺冠。敬冠军!多余的话,也不说了,都在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