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来自祖父的爱(第2 / 2页)
听到老板说那衣裳要十九块,兰兰生气的拉着郭丛林出了店铺,硬是不买,那衣裳也不是金子做的,要那么些钱。
郭白氏只好耐心劝说兰兰,家中是可以给她买件新衣裳的,郭丛林则站在老板面前讨价,希望能再便宜些。
看着祖孙两人一拉一扯,老板心生怜悯,按照普通款十六块卖给了郭丛林。
当日,郭兰兰便穿上了她的新衣裳,各处蹦跳,像是一只刚破茧而出的美丽蝴蝶,怕别人看不到自己有多美,到处招摇。
看着幸福快乐的兰兰,郭丛林不由得长叹一口气,她毕竟只是个孩子,孩子所能感受到的幸福从来都不是父母讲的大道理,而是父母真切的关心。
当日,郭丛林还带着兰兰去了古城墙和老街去耍了一后晌,晚上看了林阳宾馆的灯光,在郭丛林眼中,孩子只有提前见识到外面世界的美好,才能更好的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如今兰兰已经念了初中,以后便再时间去玩耍了,她回去得刻苦读书,一心考大学了。
祖孙三人在林阳市住了一夜,还买了兰兰最爱吃的馅饼,又酥又香又甜,嚼着都有一种被人疼爱的味道。
兰兰不舍得睡去,抱着爷爷的胳膊,压着奶奶的腿,生怕谁再将她从他们身边带走。
第二天,兰兰穿着爷爷奶奶买的新衣裳,坐上回家的车,这次她没有晕车,在车里跑来跑去,这是兰兰最幸福的一天,像农奴大解放一样。
对于兰兰来讲,郭刘氏的爱她论如何都是感受不到的,她自认为自己终于离开了那个剥削窝,那是一个摧残她精神、抑制她灵魂、磨炼她肉身的家庭,她在那里感受不到任何快乐,似一只卑微乞食的鸟,如今被放回自然了。
人们都说生娘不如养娘亲,这句话不道理,但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当土地的产出远不如进城务工挣的钱多时,当夫妻双方每日忙碌于繁忙的工作法照料家人时,他们便不得已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父母成为留守老人。
或许有人会说,一人外出务工,一人留守家庭,照顾老人孩子,可压在农民头上的教育、医疗、住房均在城市,一个人的微薄收入,远不能覆盖入城所带来的需求问题,因为他们是农民,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靠嘴皮儿吃饭的本领,有的是一身愿意出卖的力气,而力气活儿是按照人来记取费用的。
当然,出了力气依然不能解决自己的需求时,人性的丑便会生根发芽。
在重男轻女的思想禁锢下,很多夫妻不得不依靠女娃结婚时的彩礼来帮衬自己,便出现了中国式高额彩礼的问题。
当然,这是互相伤害的结果,这是每个人都想将风险转移给他人的思维,没有对可言,时代使然。
看着可怜的孙女,郭丛林进城务工的决心不再改变,他是没本事还儿子踏下的一屁股烂账,但他有本事养活自己的孙女,让她吃饱穿暖,让她读书识字儿,他不怕在他将兰兰供为大学生后,郭常易婆姨汉回来摘桃子,也不怕自己享不上兰兰娃的福,他只想家中能出一个大学生,能像所有知识分子那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哪怕百年之后,他也知足了。
有童心的人,心中必然满是理想,也必然装着善良与暖阳,郭丛林一个半截子入土的人,只想让自己剩余的日子里能继续发光发热,为他的后代们照亮前行的路,哪怕他看不到那一天的来临,可他努力过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