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软饭事业的一次大滑铁卢(第3 / 4页)
稍稍平息后,我就像个贪图新鲜的孩子好奇地张望窗外景色——一个藏在郊外的小花园,内部是一栋独立的玻璃温室,圆顶高高屹立,折射华贵奢靡的光,晃瞎了我的眼。
“到地方了,小姐。”
他的语气中带着浅薄的同情意味。
当然,这也是合理的,毕竟夫人的“储藏室”只会欢迎两种人——进来了就再也出不去的人和帮助他处理前者的人。
我咽了口口水,心跳加速。
这是我第三次踩在这片土地,前两次的遭遇,老实说,并不好受。
————
温室内简直就是诺亚方舟外貌协会版,栽满了许多我上辈子见过没见过的珍奇花草,面积约占两个大足球场,虚拟造景迎合不同植物需求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把这栋玻璃建筑构筑成微缩的地球。
以上是我在外部观察得来的结果,我有些迷糊,不知道是对有钱老爷的嫉妒羡慕恨,还是被粗略估测出的用价晃瞎了眼。
不知出何居心,这里没有配置安保系统,推开门便被几只大扑棱蛾子扑棱上脸,我本想挥手撇开,又想起每一只在黑市的价格,克制着力度轻轻拈起,安置在枝头。
夫人偏爱养育蝴蝶,更偏爱蓝色系,结合在一起就是刚才跟我贴身亲密的家伙——蓝闪蝶,在我的世界不算稀奇,在这里却成了奢侈品。
一路跋山涉水,我扒开茂密过盛的不知名树种枝条,终于在丛林深处看见一间木屋,哪怕我已经来过两次,找到它依旧是个艰难的考验。
这就是夫人的“储藏室”,收纳他最喜爱的标本,最令人咋舌的是那只光明女神蝶标本,真正的价之宝。资本和法律共同把全宇宙仅有的一只蝴蝶推上神坛,然后降落在卡特蒙纳家族某处不为人知的标本陈列室。
木屋外饰就像慈善晚会都是伪造的表象,即便深知如此我依旧会被内里的装潢吓到,每一次来这里都会大变样。
一面高约十米,宽目测不出的墙,沿着长廊蔓延,最后变成一个点——运用了最新的空间折叠技术,科技大革命就在一间私人储藏室内悄声息发生了。
不过这还不是我膛目结舌的缘由,陈列于上的标本才是真正骇人之处,由杂色逐渐过渡到蓝的蝴蝶标本,数目经不住推敲——就像卡特蒙纳每年上交政府的税务,是目前全球最大博物馆藏品的数倍,鬼知道他们动用了什么渠道达成这项记录。
你敢想象这里头的花销可以供贫民窟多少孩子上大学吗,反正我不敢想,唯一能给我几分慰籍的是这的主人是我的金主。一人得道,就算是只鸡也能多吃几口苞米。
“小箐,到里面来。”
播音器传来熟悉声音,我不敢怠慢,匆匆赶去,尽头左拐是图书室,他偏爱坐在炉火(假的)旁的沙发上阅读纸质书籍。
上次拜访不知道是几年前,时间足以解释室内的剧变,但不能免去我一波又一波腾升的惊骇——图书室墙上挂满了我的照片。
呆立在门口,我不敢过多动作,僵硬地从喉咙里挤出问候,低下头假装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夫人,您叫我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冷静冷静,你是个历经百战的成熟软饭女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敢飞,别说照片,就算他摆了你的内衣裤也要装作没看见!
大脑超载,极速回想着制定好的计划ABCDEFG,我决定就算他当场宣布自己是个变态,也要按下不表,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