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进退两难(第1 / 4页)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陈国峰自然知道大规模救灾的前提。
那就是有足够的物资。
没有物资一切都是空谈。
将大量的幸存者从城市中救出尚且比较简单,难的是该如何将这些幸存者养活。
青原市人口接近两百四十万,就算是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活人幸存下来,那也是数十万人!
这些人每天消耗的物资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只靠军队那点存货根本撑不了几天。
老百姓不是稻草人,从城市中撤离的幸存者需要饮水和食物,还有足够的药品和稳定的避难环境。
在法保证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军队绝对不会贸然进入城市。
因为那根本就不是救援。
想到这里,陈国峰开始冷静下来。
即使军方有心救灾,估计也要在稳定好局面之后才能行动。
首先要开拓出一片能够容纳大规模幸存者集团的安全区,之后还要控制自来水厂尝试恢复供水,这就必然牵扯到中断的电力问题。
这是绕不开的两样东西。
保证洁净的饮水必然是重中之重。
水源一旦被污染,救灾行动根本法成立。
同时燃气供应也必须要尝试恢复,或者是寻找足够多的燃料用来替代。
毕竟没有燃料加热食物,大米和面粉不过是仓库里的摆设,根本法随意食用。人类的消化系统已经适应了熟食,突然食用没有加热的生食,突发的肠胃不适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控制各种物资仓库和青原市内的交通枢纽同样刻不容缓。
还要优先救援医护人员和特殊人才。
需要做的准备实在太多,只靠青原市驻军恐怕完全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事情。
至于青原市之外的援兵,陈国峰则是根本不抱希望。
在通讯中断的现在,受到冲击的地区大概率不止青原市一个地区,估计已经没有援兵可以依靠。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仓皇逃进军队驻地,只会给军队的行动添乱,起不到任何正面意义上的作用。
就算是他有一定的军事素养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