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跨时代革新,震撼朝野!(第3 / 3页)
为保证大明新战舰与火器的尽快建造,银子就像是水一样哗哗砸进去。
即便有辽西缴获的三千多万两银子,也能很快用完。
征收商税,才能保证银子源源不断。
当然,征收商税的前提,是商人能赚到钱,而且有赚到更多钱的前景。
商业越发繁荣,商税所得越来越多。
反之,商业凋敝,也没几个商税可以收,收多了商业更凋敝,形成恶性循环。
开海禁,赈灾恢复生产,以及招安叛军,击败清军,都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这个时候征收商税,时机正当时,也合情合理。
不久前。
他与大臣们商议后,开始征收商税。
大明皇家银行制度,皇家商会制度,商人封爵制度,一起推出来。
崇祯下旨昭告天下。
宣布征收商税。
而第一期商税,将主要用于赈灾,购买种子,打造农具,修缮黄河、水渠,植树等。
解决灾民目前与未来的生计问题,帮他们度过难关。
商人交商税,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体现出皇帝的大义,爱民。
此举得到百姓全力拥护。
商人也支持。
因为这样做商人也获得好名声,毕竟是他们上交的钱。
圣旨同时还宣布,全国纳税商家,进行金榜排名。
没错,商人也能金榜题名。
前千名,赐商家家主九品官衔,允许进入大明皇家商会,是地方散官,有名无实,但能光宗耀祖,提升地位。
前百名,赐八品官衔,特许经营,御赐“大明皇商”金匾。
前十名,赐七品官衔,铁劵丹书,御笔亲书牌匾,绣锦蟒披风等,特许经营,大明皇家商会列席参事。
前三名,除以上嘉奖外,还封男爵,世袭罔替三代。
每年排名一次,通报全国。
林忠陪领东厂内侍执行,戚元辅锦衣卫监督,统计公开,排除内幕,排名定期公示。
皇家商会每年主持一次会议,前百名参加。
特许今年,商家向朝廷直接捐银子赈灾,也叠加在商税中算总额。
言外之意是,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机会只有一次。
这跨时代的革新举措。
一经公布,震撼朝野!
学文习武,实力过人是能力,现在律法规定内经商,赚钱多也是一种能力。
贡献功劳极大的商人,居然还能直接封爵。
大商家族都高兴到跳起来。
几千年来,商人地位一直低微,即使一方首富,也会被文人看不起,不得不衣服士绅家族,得到权力帮助的同时,也希望子孙博取功名翻身,但没有士绅沉淀的底蕴和家风一般很难。
小商家也看到了希望,以后努力经营也有机会上榜。
金榜排名,公开透明统计,每旬公示,此举引起商家攀比,炫富,引发虚荣心,何况还有那么大的利益。
引发了竞相交税。
前三名,几家大商人争红了眼。
当然,也有反对阻挠者,士绅阶层。
但他们只能暗中反对。
明面反对可能会被砍头,崇祯皇帝的杀伐果决,把他们杀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