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火器专家团队(第1 / 2页)
这段时间。
李自成,率两万精锐老营抵达。
王承恩,带着七万步兵营、车营、辎重营等抵达山海关,运送来大量粮饷、军械等,其中包括二百三十五门各式火炮。
汤若望、毕懋康等火器专家,应宣赶到山海关。
来到山海关的人,看到首战战果。
个个都是万分惊喜。
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他们的皇帝见过天帝,不能用一般皇帝来度量。
崇祯特别关注毕懋康、汤若望等火器专家。
崇祯晒太阳后,便到了与他们约定的议事时间。
系统不直接给枪炮,因此现有的每一个火器专家,都是宝贝。
明朝科举,不曾设立专门的火器相关学科。
研究火器的人,更多是个人兴趣,以及希望国家强大的使命感。
崇祯在京师发布的旨意,是召见所有火器专家。
毕懋康、汤若望两人因有著书献上,崇祯较熟知。
其它同来的二十几个火器专家,包括毕懋康的儿子毕杰,孙元化的儿子孙和鼎等,虽没有著书立说,但在火器界也颇有名气,能力出众。
年轻一辈中,孙和鼎为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孙和鼎本不愿意来。
但崇祯这道圣旨,是强制性的。
不管你是官员平民,还是官员,只要你是大明的专业人才,就得来见朕,你们没有选择的权力,绑也要绑来。
就这么霸气!
皇帝有这权力。
崇祯也清楚孙和鼎不愿来的原因。
孙和鼎的父亲,孙元化,也是一名火器专家,同时也颇能知兵,当时受到崇祯重用,在登州一代练兵,整顿北方水师。
却因下属耿仲明等的反叛,又投降建奴,并带走一百多条船,使得本就日趋衰落大明北方舰队,遭受灭顶之灾。
发生这么重大的挫败,总得有人背锅。
于是,耿仲明的上司孙元化,被言官弹劾“不察”等罪名,崇祯那时也气急,同意把孙元化问斩。
孙和鼎认为父亲死得很冤,即便有罪,也罪不至死。
现在的崇祯,也是这样认为。
火器专家就专门让他研发火器,非要让他带兵打战,浪费他时间不说,还容易出问题。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能觉得一个人有用,就什么都叫他办,把人家往死里用,出问题又要问罪。
说到底,皇帝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既然穿越到崇祯身上,这个锅也只得扛下来,想办法解决。
崇祯来到议事厅时。
三十几名火器专家和大匠师,正鱼贯而来。
见皇帝先一步到达。
他们赶紧加快脚步小跑进来,跪在崇祯面前。
从来都是众官等皇帝,哪有皇帝等他们的道理。
一番山呼过后。
崇祯让所有人平身,赐座。
他对孙和鼎,开门见山道:
“孙和鼎,听说你不愿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