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以武为尊,军功授田!(第2 / 3页)
“陛下这是从根源上,解决我明军战斗力与士气不足的问题啊。”
“吾虽是秀才,但不得不承认,此番决策,实为强国之道,利国利民,造福大明千秋万代,吾皇,圣明啊!”
“吾皇圣明!”
“吾皇圣明!”
“有这样的英明天子,有这样的大明,我辈如何还不竭力报国?”
无数民众激动万分,大声高呼。
许多人奔走相告,把这重大消息,传遍京师。
一旨破冰。
大明重文轻武的风气,正在瓦解,直到彻底颠覆。
这消息对军户、底层百姓等绝大多数人是好消息。
对读书人来说,则是天塌般的坏消息。
书生们失魂落魄。
出路也是有,可以辅助武人做后勤,可以攻读兵书做谋士,也可以从现在开始熬练身体。
但想仕途光明,升官发财,不能只靠读书写字了。
最好是文武兼备。
国子监已经把武科、兵策等与战事有关的科目,当作主课。
贡生们已在上届武状元的叱喝声中,开始扎马步。
……
“唏律律”
崇祯在一座丘陵上勒马。
下方一片谷地里,三千精锐骑兵正在进行短暂的休整。
经过一夜急行军,向山海关挺进了百里。
这三千铁骑,是从禁卫军、京营中挑选,是精骑中的精骑,由皇帝亲自统领,绝对忠诚于崇祯。
他们装备配置也最为精良。
用的是大明最好的制式战甲、武器。
骑的是雪区良骏战马,且每个兵士配有两匹,轮替着骑,保持最佳骑速。
这三千骑是前锋军。
后面还有两万骑兵与五万步兵,以及三万运送粮草的辎重兵,总共十万增援部队。
大部队走得太慢,特别是步兵与辎重队伍。
而且目标太大,不被发现都难。
所以,崇祯舍弃大部队,穿着普通武将的衣甲,混在骑兵中,亲率精骑,趁夜色北上。
悄无声息,兵贵神速。
对外宣布,御驾亲征则是选在下午吉利时辰。
按惯例,御驾亲征要搞大排场,庞大仪仗队中,是一个身形与崇祯相仿的内侍,穿着龙袍坐在华贵车辇里,在大白天里,吹吹打打的慢吞吞横穿长安街,接受众多官员和民众的朝拜祝福,赚足面子,然后再与城外大军会合。
吴三桂等人既然想演戏欺骗天下,他也演一出骗骗吴三桂,面子什么的,根本不在乎。
大明的敌人,迎来的将是不要面子,不要规则,不要武德,只要命的皇帝。
“陛下,行军速度比臣预期的,要快上许多。”
跟随一旁的李过,声音透着兴奋。
雨夜行军,有利于掩盖声音形迹,但行军速度快不起来。
然而,这三千人马,保持出乎意料的速度,且没有一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