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七章 朝堂,斗奸臣,其乐无穷 四(第2 / 3页)
崇祯平静的看着百官的表演。
在金銮殿的朝臣,现在分成了两部分。
跪下请求辞官的,占绝大部分,有一百多人,大多是文官。
朝堂上,只剩下二十几个人站立。
跪或站,泾渭分明。
官官相护,结党营私的可怕风气,露出冰山一角。
站着的朝臣中,有些人面带怒气,忍不住出声斥责。
“你们……你们这样做,是何居心?”
“你们是在逼宫,你们怎能在这种时候逼宫,简直罪大恶极!”
“大明危亡之际,你们这样做,其心可诛!”
正直的大臣很愤怒,很着急,但与王承恩一样,没有办法帮忙解决当前困境。
百官集体辞职撂挑子,朝廷可能要陷入瘫痪,大明目前又正存在极度困难……
而且,不仅是眼前百多名朝臣这么简单,每一名朝臣背后,都与天下士绅门阀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果皇帝惩处百官,等于是得罪天下士绅门阀,他们会请许多读书人写文章唾骂,让皇帝坐实“暴君”等污称。
所以,以往的皇帝,但这种情况下,就算气得吐血,也肯定是要退让。
当然,眼下坐在龙椅上的这个皇帝,可不一样。
崇祯心内笃定。
耿直忠臣,或狡诈奸臣,大致试出来了。
有必要看一看实际情况,是因为不能全信历史资料,也不能全靠洞察之眼。
明代资料是清人编写,清廷意志或个人主观偏见,包含在里面,不可能做到绝对客观。
就像现在,自己是皇帝,编写历史的史官,也得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编写。
想删就删,想改就改。
你反对?给朕滚蛋。
只要给点俸禄,给个官爵虚名,多得是愿意做的人。
大明皇帝手握极权,只看有没有被所谓圣贤书彻底洗脑,会不会做,有没有魄力做。
逼宫?
威胁?
道德绑架?
大明生死存完,百姓面临生灵涂炭,这时候他们还敢这样做,说明这些朝臣平时有多嚣张。
换做吊死的崇祯皇帝,遇到这样的事,还真没办法,只能退让。
但老子不是吊死鬼崇祯。
老子还能看忠诚度,不至于错杀忠臣。
这些无能奸臣留着,不但没用,反而祸害国家与百姓,把真正有才能的忠义之士压迫在底下,把华夏文明与炎黄子孙拖下苦难深渊。
别说一百多个,就是一千多个,也必须坚决除掉!
“呵呵……呵呵呵……”
崇祯长笑声中,从龙椅上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