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朝堂,斗奸臣,其乐无穷 二(第3 / 3页)
多个文官愤然开口上言。
“陛下,您,您这是对天下文人的不尊重。”
“也是对古圣贤的不尊重,对太祖的不尊重。”
“我儒家圣贤有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千百年来,人分成三六九等,读书的文人都是最高一等,这是天下共识。”
“太祖皇帝上承周汉,下取唐宋,恢复中华衣冠,也延用科举取士,证明我辈文人的崇高地位。”
“所言甚是,那山野农夫岂能与我辈文人相提并论,这是对鸿儒的亵渎。”
魏藻德道:“启禀陛下,魏学濂所言的确有失公允,不过陛下的言论,也有悖祖训。”
“臣等皆剖心析胆,只为大明社稷考虑,为陛下您考虑啊,望陛下三思。”
又是套路。
朝官上演的套路。
几名品阶一般的朝官,先跳出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对皇帝施压,一个个帽子扣过去,一柄柄软刀子飞过去。
然后,朝堂大佬一言定调,以退为进。
这是一种厉害的心理战术。
对许多大明皇帝,包括以前的崇祯,屡试不爽。
但此崇祯,非彼崇祯。
他冷冷一笑。
“好一个为大明社稷考虑,为我考虑!说得好听,但你们做了什么?”
“朕无钱赈灾时,向你们借钱,你们做了什么?”
“京师危亡之际,昨日朕在景阳宫敲钟召集百官,你们在哪里?做了什么?”
“朕于万寿山杀出,与众将士舍生忘死,血战长街时,你们又做了什么!?”
皇帝一连三问,群臣顿时汗颜。
他们噤若寒蝉,无言以对。
当国库枯竭,皇帝极度缺钱,有意向大臣们借钱,但周奎、陈演、魏藻德之流全都在一个劲哭穷,就怕影响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崇高形象,崇祯筹借的钱,寥寥无几。
京城攻破,崇祯敲钟召集百官,他们没有来皇宫,一些人是在守城,脱不开身,但大多人则是贪生怕死躲在家里,或在铺后路,准备投效新主子。
听说皇帝率军反杀回去,他们根本不相信,有的朝官就算亲眼看见皇帝穿着染血龙袍爆冲向贼军,也不敢出去,怕送了老命。直到崇祯皇帝亲自打败并降服李自成,顺军全体投降归顺之后,他们才急急忙忙去皇宫求见。
然后,你们回来在这唧唧歪歪说教?
显然,崇祯没有那么健忘。
也没有被大胜与巨额财富冲昏头脑。
朝臣们习惯了,情绪到了那个点,就按老套路进行,一时兴起,忘了皇帝昨日在尸山血海中杀了一个来回。
这个时候。
王承恩把遭劫损失财产的名单,呈上来。
崇祯扫了眼,面色愈加冷峻。
“你们不是都说两袖清风,家中清贫吗?为何家中会有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金银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