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朝堂,斗奸臣,其乐无穷 二(第2 / 3页)
崇祯是要笼络人心,但绝对不是他们这些黑心。
崇祯嘴巴叼着烟斗,翘着二郎腿,又说一句。
“是了,朕已拨款一千万两,作为赈灾款,一千万两,作为军饷粮草。”
群臣无不动容。
一下出去两千万两,极大手笔啊。
在贪官眼里,则是超级大的肥肉!
你看看,崇祯皇帝手中一有钱,果然慷慨之极啊。
许多刚才忍着不诉苦哭穷的
首辅魏藻德忙问道:“陛下,如此国之重事,准备交给谁去办?”
群臣竖起耳朵。
包括正在报家财损失的陈演、周奎等。
“已经安排好了。”崇祯慢条斯理道。
李自成、李邦华、范景文等进来又出去,百官看在眼里。
“这……”魏藻德眉头大皱,转头与杨士聪等互望,眼神交流。
杨士聪会意,道:“陛下,赈灾与军饷粮草,事关重大,况且是两千万巨资,影响国势。”
“李邦华、范景文等是有才能,但毕竟年老体弱。”
“而镇西王李自成又曾是反叛之人,不可全信,请陛下三思。”
魏学濂接过话茬:“杨检讨所言极是,这等大事应从长计议,依惯例,也当与魏首辅商议,再做决定。”
“据臣观察,李自成麾下的那些降将,多是山野农夫出身,不懂儒道,不知学问,连秀才都不如,陛下切不可重用此类下等贱民。”
言外之意,做官必须是读儒家圣贤书,最好有举人、进士的功名,否则就不是办事的料。
说的是李自成手下,其实把李自成也捎带进去,意在离间,用心险恶。
“臣附议。”
“臣附议。”
多名朝臣加码力道,给皇帝施压。
一唱一搭,甚是默契。
崇祯似笑非笑道:“山野农夫就是下等贱民?呵,不对吧,没有农夫种粮,你们早饿死了。”
“从这个角度去看,你们这些文人还不如山野农夫,凭什么用下等贱民这种话,来侮辱朕的子民?”
百官脸色剧变。
王承恩也吓了一大跳。
皇爷这句话,是要把天下文人得罪啊。
关系闹僵,即便是皇帝,
王承恩张了张嘴唇,但没有说话,只能心里干着急。
在大明,太监不允许干政,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在朝堂上。
果然。
朝堂一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