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sp?微肉(第2 / 3页)
后来沈思岱忍不住想,看,他和蒲旻周从前不是没有经历过困难,只是那次有人替他们扛着罢了。可这一次呢?奶奶不在了,这世上连一个支持他的亲人也没有了。
沈思岱提分手不是空穴来风,蒲旻周早该有所察觉,只是他太忙了,高强度的工作抽得他连轴转,案子一个接一个,有时候难得得空陪沈思岱吃一次烛光晚餐,接个电话的空隙就要匆忙往外赶了。
蒲旻周梦寐以求的公大生活极不自由,尤其是刚进大学的第一年,让处于热恋期的情侣初次尝到了“分离”的滋味。可那时候新鲜感正盛,哪怕排除万难一星期见一面也是好的,两人会像这座城市里最寻常的情侣一样在人海里并肩而行,不自觉中挽起了对方的手。
后来他们顺利毕业,蒲旻周联考的名次很高,留在了本地工作,沈思岱则继续攻读博士。正式同居的第一天,沈思岱满心欢喜地拉着蒲旻周去逛宜家,添置了许多实际用处不大但却很符合情侣象征的生活用品。
那种连看到两个同款不同色的牙刷摆放在一起,都会面红心跳的悸动感,沈思岱好像很难再体会到了。
科学上对“七年之痒”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人的细胞平均七年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这时候大脑会进入倦怠期,爱情激素得不到补充,从而使人产生对这段感情的“否定感”。
七年的时间足够让他们的默契值达到顶峰,也足够他们完全熟悉对方的生活习惯、尝试各种不同的体位,纪念日的礼物从不缺席,可那些从前挂在嘴边的肉麻情话好像变得难以启齿了。
这一年过得很平淡,平淡到沈思岱以为自己在和蒲旻周搭伙过日子。
最初令沈思岱对这段关系感到迷茫的是一封结婚请柬。
周末傍晚的实验室里冷冷清清,沈思岱盯着电子请柬上熟悉又陌生的两个名字良久未语,其实他不是没有想过,能和蒲旻周的名字并排写在这样的一张请柬上。
意识到自己失态后,他浑浑噩噩地抹了把脸,建模时手控制不住地一抖,输了一个符号。有喜庆代表的红色还历历在目,像束烈焰一样烘烤着沈思岱的心脏,他很难再静下心来。
在一旁跑数据的盛迟鸣敏锐地察觉出了他的不对劲,犹豫一瞬后还是递来了杯温水,委婉地轻声说道:“师兄,你是不是累了?喝点水吧。”
沈思岱笑得勉强,接过那杯水浅浅饮了一口。
如果不是因为见过沈思岱相恋多年的初恋男友,盛迟鸣可能会以为他是收到了前女手的结婚请柬。
“你回去休息吧,这里我自己来就行。”一整天高强度的大脑运作下来,盛迟鸣也有些头晕眼酸,那些数据程序似爬虫般密密麻麻,枯燥且晦涩。他抱歉地看着明显不在状态的沈思岱,“沈师兄,对不起啊,早知道这样,我不该找你来帮忙的。”
“说对不起干什么?你又不是先知,怎么能知道未来发生的事情?”沈思岱拍了拍盛迟鸣的肩膀,反过来安慰他道:“你先忙着,我出去透透气就回来。”
沈思岱放下那杯水踱步至室外,蓝黑色的天空下万物都显得高深莫测。他掏出手机试着给蒲旻周打了个电话,不太出意外,对面并没有接通。
一个电话而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伴随手机里的忙音,沈思岱拢着火点燃了一根烟,憋在肚子里的气就这样同苍白的烟雾飘进了暮色中。
盛迟鸣天赋异常,也很能沉得住气。温文尔雅,不骄不躁——这是沈思岱见到他的第一眼,瞬间冒出脑海的词汇,且在事后的相处中得以证明,沈思岱的直觉是对的。
抽完那根烟回到实验室的时候,盛迟鸣的背影仍旧笔挺,沈思岱放轻了脚步,忍不住再一次提起他们重复过很多遍的话题,“小盛,你真的很适合做科研,正好导师中意你,确定不再考虑考虑吗?如果你想的话,下半年申请转博也还来得及。”
“你应该是非常热爱数学的吧。”沈思岱看见盛迟鸣的后脑勺一滞,补充道。
盛迟鸣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摇摇头,“谢谢师兄,但我还是不继续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