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再商量商量(第4 / 5页)
虽然曾经获得过朝廷的赏赐,但基本都已经被那个败家的老娘给花完了!
什么胭脂水粉、首饰绸缎,那是一样不落。
“院长,难道就没有通融的余地了吗?”陆长封可怜巴巴地祈求道。
这让其他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心想,这家伙今早不是还硬气得很吗?
说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怎么,这才过去一个多时辰,腰就折了?
负责记录的白衣少年更是一脸失望,这不是他心目中那个高傲正直的陆师兄。
院长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冷漠说道:“罪大恶极,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
虽然话已经说到这,但久经职场的陆长封依旧没有打算放弃,巧妙地说道:“学生自知犯下了弥天大,然,凤山书院、院长、各位先生,于我有知遇之恩,学生不才,愿为院长作诗一首,以报院长教化之恩。”
听到“作诗”二字,院长浑浊的老眼里,突然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身为天才少年的陆长封,据说六岁便能提笔写诗,一出便惊艳十里八乡;九岁那年,当着宰相的面,指出王朝名著《大天千岁历的不足之处;十岁更是写成了《大天赋,惹得龙颜大喜,赏黄金三十两。
院长李文成当初稀罕这个学生,就是欣赏他的才学,觉得好好培养下,自己应该能成为名师流传天下。
不曾想这家伙是个直性子,认为当下教育与他理念不合,于是便直接摆烂,入学两年多,硬是没有任何建树。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在功名利禄逐渐占据上风的大天王朝,读书人读书,大多只为入朝为官,曾经盛极一时的诗词歌赋,俨然已经日薄西山。
加上爱文不爱武的先帝于三年前驾崩,如今武宗上位,在王朝境内掀起一股学武风潮,不仅使得文人地位一落千丈,诗词歌赋的前景更是雪上加霜。
很多文人,都期盼着陆长封能再次文思泉涌,提笔作诗,创下名篇佳作,挽救文坛颓势。
所以他刚才说要提笔作诗,院长反应才会如此激烈,就像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突然得到了心爱的玩具。
“烦请院长为我准备笔墨。”
虽然目前是被宣布逐出书院的叛逆学子,但该有的逼格那是一点都不能少。
听闻此话,别说其他大儒,就是身为主角的院长,都不觉得有任何冒犯,反而感到比荣幸。
因为大家清楚,这于书院而言,是好事,天大的好事,刚好也可以杀一杀那群文武兼修的国子监学子锐气。
院长迫不及待夺过白衣少年的纸笔,小心翼翼递送到陆长封身前。
陆长封看着眼前做工精细的毛笔,心里暗自庆幸,还好上学时练过几年书法,不然今天真就要“献丑了”。
“且待我伸伸懒腰,昨天被绑了一天,有些腰酸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