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后世番外(2)(第3 / 4页)
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要被他让文官编纂的《幼儿启蒙30000首。
小学时,语数英三门中都有他的身影。
初中时解锁了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轼...还要背诵厚厚的北宋史。
高中的时候,更是进了魔窟,数学英语的必修选修课本加起来不到十本,而语文仅必修课本就十五本,还有两本选修课。
总而言之,昭宗害我。
36.L:哎呀,别想这么多了,换个角度想想,咱们这也算是继承到了我族的优良传统。
总而言之,汉族因此在被满清统治的二百多年中保留了最后一丝文学火种。
要不外国人提起咱们总是想起头上的那根辫子。
虽然让咱们被这么多书人挺可恨的,但是咱们也可以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让后人也体验一下绝望的滋味儿。
37.L:这么一说我好像释然了,我们是传承者,传承者是我们。
原来昭宗是个好人啊。
不过,我还是想要看他的刘备文学。
38.L:昭宗是好人?笑了。
他要是好人,就不会来来回回将苏轼贬谪六十次,还总是每次过了两个月就将苏轼重新征召回汴梁。
要不苏轼也不会留下那么多文学作品,咱们也不会苦哈哈的每日早起背诵。
想想就伤心,呜呜呜。
不说了,我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还没有背呢,先溜了。
39.L:将苏轼贬谪?
我好像从哪里看到过,昭宗是借鉴了欧阳修写《醉翁亭记的经历,觉得将大臣贬谪到偏僻地不仅可以提升当地的生活水平还可以收获一堆优良的文学作品,才会喜欢将大臣贬谪出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