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3 / 5页)
周瑜回头看去,一个一身绿衣的小婢女,正走出来:“孙伯符公子?”
“是我。”孙策回答。
“小周公子临走前,嘱咐我家小姐把这个送给孙伯符公子。还说孙公子一定会来找他,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既然你今天就来了,正好给你。我们也就提前完成任务了。”小婢女说着,把一只小小的锦缎荷包递给了孙策。
孙策接过来,道了谢,就纵马离开,回到自己的住处,小心翼翼地打开荷包。
里面是一张白帛,上面是江东的山川地形略图,有的地方细致精准,有的地方粗略留白,看来是周瑜自己走访过的手绘,那些粗略之处一定有待完善。
袁术伸了个懒腰,看看对面的妻子和女儿,哼了一声:“瞧你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如丧考妣。”
“阿爹,阿瑜父亲骤然离世,他伤痛欲绝,我看了就想刀剑扎心一般。若不是他端在我们九江陷狱,如何会见不到父亲的最后一面?所以我想和阿娘一起去庐江舒城,看望阿瑜,也加以慰问。”袁绰明显哭过,眼睛还是肿的。
“不行!你一个四世三公之家的嫡长女,还未行聘纳采,就冒冒失失地跑到人家去,显得我们袁家太屈尊而就。”袁术一口否决。
袁夫人见女儿的神情落寞,急忙吩咐阿竹:“你陪小姐先下去休息,我和老爷有事要谈。”
见女儿出去,袁夫人叹了口气:“老爷,你看见没有,女大不由人,这还没提亲,就心里想着夫婿了。”
“不能惯着她!”袁术冷淡地说。
“老爷,你难道没想到这一层:周瑜父丧需守孝二十七个月,也就是说三年之内,他不能和阿绰完婚。而且现在他们周家还没来正式求亲,周瑜和阿绰的事要是节外生枝,可如何是好?”袁夫人有些焦虑地说。
“阿绰才十四岁,等个三年也不过十七岁,并不算晚。”袁术不以为然。
“老爷,万一周瑜三年之内看中了别人怎么办?所以要让他们常常见面才行。否则,不如就招了孙策为婿,我看他也是俊美比,虽然身材没有周瑜高大,但豪气干云,很有乃父之风。”
“不行,孙策虽然勇猛狠辣,他就是一个瓜农和武夫的后代,说白了,就是一个粗人。咱们阿绰大家之女,才貌双全,德工兼备,配给庐江周瑜算的上门当户对,两人才貌也相配。”袁术道。
“老爷,招女婿也是为你收集人才。。。你不是总说若有子如孙郎,就心满意足了么?”
“妇人之见,那些不过是笼络下属的话,你岂能当真?还拿女儿的终身大事当真?胡闹,此事不得再提。”
袁术除了说出口的理由,还有内心里不想说出口的理由。
最近和孙策之间的关系有些许微妙。
原因是当初让孙伯符去捉拿山越匪徒的时候,口头许诺他的九江太守一职,袁术后悔了。
本来随口一说,当作激励这个孩子的话,有骗他去他舅父吴景那里讨兵的成分,谁想到这个愣小子竟然运气这么好,真的抓住山越匪徒焦已,还招募了数百丹阳兵士,带了回来。
孙策前几日来向他讨要父亲旧部,鼻涕眼泪哭得伤心,让他一时心软,就答应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