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公瑾英年录(又名公瑾华年书)--周瑜传 > 39

39(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周瑜在一个小镇的皮毛铺子,花掉一锭马蹄金买了貂裘,因为要在夜里赶路,实在需要一件暖和的外套。

其余的,一颗瓜子金足够他花十天用来吃饭打尖。不住客栈可以省下不少。他把玉钗小心地收好,准备日后有机会还给小姑娘,这只玉钗一看就是价值连城的首饰,应该还给她。

又是一个残阳如血的黄昏,周瑜已经到了睢阳城外,他计算着路程,觉得自己应该已经超过或者追上了从兄周晖他们。只是在合肥耽搁了三天,也许明日就可以在睢阳到洛阳的官道上见到他们。

他想到这里,心情愉快,决定进睢阳城找家钱铺将一颗金瓜子换成汉灵帝中平三年铸的四出“五铢”钱,这种钱背内廓四角铸四条直线与周廓框接,称“四出”.然后找家客栈,洗浴打尖,好好睡一觉,免得见到从兄,被他笑话狼狈。

进了城,很快就看到一家钱铺还未打烊,有好几个军爷模样的人抱着一兜的东西进去,出来时扛着大袋的五铢钱出来。

周瑜心下好奇,难道这睢阳典当兴盛?他跟随着几个军汉进去,看见他们正在讨价还价。

其中一个人手里拿出一只琥珀酒觥,钱铺的老板正拿着它在烛火下照亮,观看成色。

周瑜抬眼看去,心想这样的琥珀酒觥,嗜酒如命的阿道哥也有一只。他暗想,这些军汉怎么能有如此名贵的酒觥,莫非实施了抢劫之恶?他看那酒觥,突然打了个冷战,一个不祥的念头涌上心头。莫非他们抢劫了阿晖哥他们的队伍。

下面的一个军汉拿出的是一只白玉带钩,这一次周瑜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很熟悉这只带钩。这是马超带来的西凉马腾送给周家的礼物!原本有一对,是用罕见的祁连山白玉制成,兄长周玢和他自己各有一只。这带钩是西凉酒泉产祁连白玉做的,这种玉在周朝就已成名,东方朔曾记载周穆王时,祁连白玉夜光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是稀世之宝。祁连白玉十分稀少,因此很难想象在中原看到如此巧合的和自己兄弟二人一样的带钩。除非是这些军汉和西凉马腾有些关联?

周瑜强自镇定,心里自我安慰,董卓也是西凉将领,也许这些兵士是董卓的人,也许那白玉带钩在西凉也并非稀罕之物。他压抑着声音的颤抖,小声问前面的军汉:“军爷这只玉钩很特别,不像是中原的样式。”

那军汉回头看见一个长相俊朗的身着貂裘的少年,以为是大户人家的公子,于是道:“公子真识货,这可是好东西,公子要是想要,我可以卖给你。比他出的价多一点就行。”军汉抬手指向钱铺正在给玉带钩估价的伙计。

周瑜的心像掉进了冰窖,他压抑着自己的情绪,面表情地问:“这么好的东西,可以传承数代,你为何卖了?”

那军汉哈哈一笑:“我这等粗人,家里八辈祖宗和八辈子孙都不是用这东西的料,还是卖了换些银子来得实惠。”

“这不是你家的东西?”周瑜紧张得心砰砰跳,不知道阿晖哥他们遇到这些军汉发生了什么?难道他们被抢劫了?

可这白玉带钩是大哥一直戴在身上的。也许。。周瑜悄悄地安慰自己,也许大哥和他交朋友,送给了他?

“小公子,你要不要吧?”那军汉有些急躁。

“你要告诉我这带钩的来路?要是偷盗抢劫之物我可不敢要,被官府发现了赃物,我也要吃官司。”周瑜灵机一动,说出这套说词。

“你这小娃子,我要说是捡来的,你信不信?“

”当然不信,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你在哪里捡的?我也去捡。“周瑜故意显得很有兴趣,不住地盯着那白玉带钩看,他甚至已经看到了玉带钩上刻着的小字:”公琪“。正如自己那只带钩上镌刻的”公瑾“,公琪是大哥周玢的字。

”你要不信,去芒砀山落霞谷中的官道上看看就知道能不能捡到了。“军汉丝毫没有觉察到周瑜的焦虑,随口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