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考试(第1 / 3页)
“我是六十五号,弘安你是多少号啊”
楚亦辰一拿到座位号就迫不及待的问苏弘安。
苏弘安看着自己手里的号,说了句:
“九十四号。”
“哎呀,太远了,没关系,弘安你进去了要好好考,虽然你已经落榜四次了,但是我相信你这次肯定能中举的”
楚亦辰真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说完他就自己进了考场,找自己的位置去了。
苏弘安也进去找他的位置去了。
坐在位置上,苏弘安都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谁能想到他能坐在古代的考场去考试。
很快考官就来了,进来的是三位考官。
他们细声说了一会儿之后,就开始考试了。
他们考试只考三场,第一场是法令,就是考现在的律法。
第二场是珠算,就是我们现代的算术。
第三场考的是政论,就是针对他们现在的政治问题发表评论。
前两场苏弘安都不在话下,只是政论就难住他了。
因为题目是“仁”
概括的行“仁”方法是孔子对颜渊所说的「克己复礼」,而它的条目便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简言之,就是言行举止都要合符礼制,不可逾越。
具体的行仁方法则有两项,一是独处时和待人处事时的态度,二是对富贵贫贱的态度。在独处时,孔子主张要态度端正;在处事时,孔子主张要态度严谨;在待人时,孔子主张要态度忠诚。(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总括而言,就是时刻严谨认真。
至於富贵贫贱,本来人人都爱富贵而厌贫贱,但孔子认为必须凭正道去取得富贵或脱离贫贱,否则就是违背了仁德,而且这种正义的态度必须贯彻到底,不容有一刻疏忽,也不应受环境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苏弘安思考了很久才终于在最后的半个时辰写了。
出了考场,楚亦辰就在不远处等着他呢。
楚亦辰远远看见苏弘安,就走了过来去。
“弘安,最后一场真的是太难了,我觉得我要考砸了。”
楚亦辰有些落寞,仁,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