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成拆迁户了?(第5 / 6页)
是因为他现在是公社教育办主任,相当于是整个红星公社、教育系统的最高行政长官。
陈晓端的工作关系,如今已经被人强行给更改到县里去了。
罗旋想让陈晓端,给老校长递交一份《关于下乡支教的申请》。
以陈晓端个人的名义,向教育办的领导打个招呼:就说陈晓端要到最苦、最艰难、最偏远的地方去。
帮助那些生产队的社员的孩子们,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增强那里的师资力量。
这一纸申请,多多少少带着一点“打招呼”的味道:
无论老校长批准还是不批准,陈晓端都要去,小老君大队村办学校里面任教。
在这个时期。
每个生产大队,都有一个村办小学。里面一般只有学前班、和一到三年级。
这种村办小学,教学条件很差。
学校教室、配套房屋,都是由大队社员们出义务工,加上大伙儿集资兴建的。
在这种学校里面任教的老师,和过两年,必然会出现的“赤脚医生”们一样。
他们都是没有正式编制的。
用眼下时兴的话来说,就叫“代课老师”。
代课老师的工资收入很低,就这么一点点钱,都还是由大队的社员们、每年被扣掉的“提留款”里面支付。
而公社里的教育办,也会给他们发放一点点补助,但是金额相当的少。
一个月,每一位代课老师,公社教育办才给他们发放5块7毛钱。
就这5块7毛钱,要是遇到公社财政紧张的时候,那些代课老师的工资,还时常会被拖欠。
若是遇到哪里受了灾,或者是出了重大事故的时候,这一点点补贴款,还要拿出一点点来募捐.
因此,
要想去当一名代课老师,陈晓端就要做好、长期过苦日子的思想准备。
老校长坐在桌子上,看看手里的申请书。
然后抬起头来,满是恳切的对陈晓端道,“人家乡村里的代课老师们,都巴不得能够,通过县里的‘教师资格考试’。
然后排队,等待着被调到公社的小学里面去,当一名在编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