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这是一个销售高手(第6 / 9页)
这样一来,资金不就回笼了吗?”
这个时期,
可没有什么实销月结、账期,更什么代销之类的说法。
单位之间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甚至是先打货款、后发货。
反正都是国营单位,谁也不怕谁赖账。
只有发展到了后期,各个地方的集体企业、公家企业,因为效益不好,造成了大家的流动资金都很紧张。
最后,才会导致出现了无数的“三角债”,造成原本就经营困难的这些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当时的情况,“三角债”甚至严重到了,国家还专门为此,成立了一个“三角债专项清理领导小组”。
但在这个时期。
红星农机厂,只要把货发到其它的供销社库房里面,就不存在什么“收款难”这一说。
这就相当于,只要农机厂能够把货压出去的话,就能收到大量的现金回来。
听完罗旋的话。
刘富贵摇摇头,“现在离收割水稻的时节,还早着哩!那些供销社的生资门市,怎么会愿意拿钱出来进货呢?”
罗旋嘿嘿一笑,“刘福贵同志啊,首先你要先知道一点:这天底下,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
哪怕就是狗屎,它也得有个狗屎的价钱。”
陈晓端眉头一皱,“罗旋,你的意思是,我们厂的农机也降价?靠着低价,去抢占别人的库房?”
罗旋摇摇头,“打价格战,损人不利己,那样最后会搞得大家都没钱赚。”
“刘副厂长,你可以想象一下,咱们公社那位供销社主任,他首先放在第一位的,是单位的利润吗?”
罗旋道:“并不是这样的。他首先追求的,是他自己的工作成绩。各级供销社,都有大把的流动资金,放在账面上闲置。”
“既然这样,我们就给他送上一个业绩吧!”
“开一个订货会,每个公社里的供销社,如果订上20台打鼓机,就赠送2台。县级供销社,订货100台,赠送10台。”
罗旋道:“这样一来,在他们做月报表的时候,就可以向他们的上级,说自己‘争取’来了多少台打鼓机。此举又能给单位上,创造出多少效益...”
这个时期的供销社,他们的经营理念并不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