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这买卖能做(第3 / 6页)
由于没有什么添加剂之类的东西,所以列车上的这些熟食,是可以放心购买的。
“同志,请给我一根卤猪蹄。”
罗旋掏出钱,“这是怎么卖的?”
列车员一边忙着用牛皮纸包裹猪蹄,一边回道,“同志,我们这个猪蹄是论根卖,一根猪蹄是8毛7。”
8毛7分钱?
按照一斤精米1毛7,再加上等值的粮票,所以一斤上好的精米大致是3毛4。
这么算下来,一根猪蹄就相当于能买2斤多一点、不到3斤大米了。
如果按照后世的东北大米价钱,这么一推算,这根猪蹄也就是不到10块钱。
算下来,很划算的。
不过只因为这个时期的人,因为普遍缺乏油水,大家即便是要买肉吃的话,最喜欢买的还是肥肥的五花肉。
像猪蹄这种皮多肉少、几乎都是骨头的猪下水,确实也卖不贵。
按照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来说,那是个啥嘛?净啃骨头了,不划算呐。
所以在这个时期,猪蹄,猪尾巴,甚至是排骨卖的都很便宜。
买猪蹄的过程当中,罗旋顺口问了一句,“同志,像这种流汤滴水的食物,牛皮纸的包裹,恐怕有点不方便吧?”
列车售货员回道,“是呀,好多旅客买了猪蹄之后,就得赶紧把它吃光,要不然的话,等到汁水渗透牛皮纸,可就麻烦了。”
“那能不能弄一种器皿,比如说用竹筒来做一次性的餐盒呢?”
罗旋一边把钱递过去,一边问对方,“就像用云贵川地区随处可见的楠竹,把它锯成一个竹筒,作为一次性用餐器皿,拿来盛放这些食物,或者是火车上的快餐饭。
我就想知道,如果在每一份饭菜的价格基础上,再加上一毛多、两毛的这种竹筒成本,你觉得旅客能接受吗?”
“应该能吧”
售货员一边从围裙兜里掏出零钱来找钱,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罗旋,“其实在出门的旅客当中,其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旅客,他们是因公出差。
所以在一份饭菜里面,再加上这么1毛2毛的餐具成本,他们应该还是能接受的,毕竟乘客们回去以后,是可以报销的。”
“而且呀,用楠竹筒做成的快餐盒,说是一次性的,其实我觉得旅客根本就舍不得用一次就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