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这是个大项目(第3 / 6页)
随即引起了驼城地区领导们的高度重视。
并立即派人将这份计划书送往省城,请省里面的领导,对这个创意进行更为深入的可行性研究。
省里面的领导们,在初步征询了省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里各位专家们的意见之后。
随后还专程从四九城里请来了煤炭局、能源局、以及机械部、自然资源局的专家,共同对此进行可行性研究。
结果他们的最终结论是:此计划出乎意料的大胆,但却完全具备可行性。
只是专家们在计划书的后面,附上了一条担忧:将煤炭粉碎,与水混合,以流体的状态进行高压管道运输,这个设想很新颖,很大胆,同时也完全具备可操作性。
但是!
此设想,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不仅体现在管道投资、和基建投入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管道沿途,需要修建大量的加压站。
而这些加压站,对于电力的需求比较高。
专家们表示,陕州省有关部门在修建这条高压管道之际,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管道途经地,是否有足够的电力来支撑这些加压站?
并且地质专家们还建议:在修建管道之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地质结构的稳定性、持久性
脂米县办公室。
先前开完了“关于罗旋是否与郭德林中毒一事有关?”的会议之后。
来自驼城地委,和省城的几位负责人,又到小会议室里,与魏领导开始探讨“关于筹建波罗煤矿,以及运煤管道、和运煤铁路建设的专题会议”。
一名来自省城的大干部,一边拿着罗旋提出来的计划书的复印件,一边拍腿叫好:“一劳永逸,省时省力。
有了这条高压输煤管道。
我们关中平原无数工厂企业,他们所面临的巨大能源缺口,以及西京城广大人民群众,到了冬天的取暖需求,必将得到彻底解决。
太好了!这一项伟大的工程,可真算得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另一位来自驼城地委的大领导,也是兴奋不已、感慨万千:“虽然说这个工程初期投入很大,但确确实实能长期、稳定的,一次性解决塞北煤炭资源稳定输出,这世纪难题。”
“魏同志,你的手底下有能人呐。”
领导笑道,“塞北有的是煤炭资源,却苦于运不出去如今按照这份计划书中,所罗列出来的中期规划。
项目一旦建成之后,从塞北往北、往东有铁路运输专线;往南有高压输煤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