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特殊年代(过渡新发展时代):每一个人都有错的时候(第2 / 5页)
“教育方针不变,咱们现在主要的是应对未来的高考和全国的经济改革发展形势。”
康仁昌说:“小康,你能确定未来能解开高考吗?你能确定未来能改变经济发展形式吗?没,你这些年的工作是做得挺好,整个宁同县的经济是上来了。但是咱们保险起见,还是等……”
“等?等上边的政策下来?咱们嘚猴年马月。再说了,咱们这是边境区的边境县,可不比其他。要是上边的政策下来了,别人已经开始备战高考,咱们呢?都还在地里挖泥!咱苦可以,但是不能苦孩子。”
康万说罢,会议桌上再次陷入沉寂。
“唉!”康仁昌叹了口气,随后收拾了一下桌上的东西站起身。
“老康,你要去哪儿?”徐忠说。
“会议结束了,我也该回去工作了。”
“等等。”
康万叫住了他。“你的那些案子……重审了吧。”
“什么?!重审?!”
康仁昌转过身将公文包丢在桌子上。
“我们法院辛辛苦苦判了的案子,你让我全部重审?!你疯了吧!几百个案子,你说重审就重审了?”
“我清楚,但是那几百个案子必须重审。包括……以前的。”康万的声音是越说越小。
“好!”
康仁昌是瞪大了眼睛咬着牙说的话,随后,他拿起桌上的公文包,踹开了门气呼呼地离开。
“这几百条案子,要是包括以前的案子要上千条了吧。”邓国庆说。
康万点点头,“的确,要是算上过去的案子,确实要过千。”
“这对老康的工作压力太大了。康书记,要不我们还是缓缓?”徐忠说。
“不行。”康万摇了摇头,“几百条案子就是几百条人命,上千条案子就是上千条命。我们做了事,就要主动承担误,这样人民才能信得过我们。”
说着,康万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在县里,我们几个人都明白,过去有多少冤假案。如果不给他们正名,那后边的人怎么看他们?明明没有,明明都是为了活着,咱们不能够让他们受那不白之冤。”
康万说罢,徐忠和邓国庆点了点头。
这时,外边传出咚的一声。随后就是一声叫喊声,“来人啊!有人晕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