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三丫头,顾小敏 > 第112章 拂晓

第112章 拂晓(第9 / 9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东厢房里,邵强替婆姨往下拉拉挽着的袖口,又摸摸她的额头,嘴里嗫嗫嚅嚅:“瞧瞧你的衣服,多少个补丁?大过年的也不知给自己买件新衣服,那个,那个巧姑娘对你不好吗?”

“不许你说胡话。”四婶生气了,白愣了一眼丈夫,“俺在袁家风不着,雨不着,有吃有住有喝,俺非常知足。巧姑是个好姑娘,俺把她当做咱们的大女儿,她,她也不容易,每个月挣的钱还不够交税的,近几年日本人的税收压倒了不少铺子,这是什么世道呀,咱们中国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做生意,还要给外寇交税。”

邵强曾在袁家旅店住了大半年,知道巧姑也不容易,婆姨能好好活着他心满意足,他没有再问下去,沉默了一会儿,他攥攥大拳头,一双悲凉的眼睛瞄着院井,嘴里冒出一句,“国弱民孱,只能任人宰割。”

“俺不懂,但,俺知道一个道理,只要大家都拧成一股绳,就会让那一些日本人害怕。”四婶语气里带着埋怨:“可是,你们怎么会当逃兵呢?”

“不是逃兵,我们部队剩下一个连的兵力,连长死了,排长死了,俺是一个老兵,看着倒在眼前的一个个兄弟,俺泪目,他们有的岁数才十几岁呀……鬼子的炮火压得紧,俺们手里没有一颗子弹,俺从炮灰里钻出来时,身边只有这几个兄弟,俺只能带着他们撤退。”邵强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蹙蹙眉头,压低声音,“在葫芦街上俺遇到了孟家大少爷,虽然三年多没见,俺还是一眼认出了他,他似乎也认出了俺,他的眼神里有疑惑,有质疑,俺没理睬他,他还向俺欠欠身,俺心里一直为这事儿忐忑不安。”

“孟家大少爷是好人,虽然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巧姑说起过她与他小时候的事情,俺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年前他从青岛回来了,回来帮他爹打理永乐街上的生意。”四婶转身走到炕柜前,从柜子顶拿下一个包袱,放在炕上打开,里面放着几双鞋垫子,她抓起来抱在手里,头也不抬地说:“这是俺给你纳的鞋垫,四双,每年给你纳一双……”四婶用手背揩揩眼泪,“这里面有俺的泪,也有俺对你的思念。”

邵强眼眶湿润,上前一步紧紧抱住婆姨的手,“俺知道,俺知道你不会忘了俺,这么多年,俺让你惦念了。”

四婶挣脱丈夫的大手,垂下头喃喃着:“你们是男人,做不了英雄,也不能做狗熊,不能让人瞧不起。”

邵强知道婆姨心里还是念念不忘他们是逃兵的事儿,他言以对。

四婶转身走到屋门口,眺望着院井的枣树,两只喜鹊掠过了墙头,飞落在枝头上,一缕拂晓的光映在它们的小眼睛里。

“住在袁家西院有两位老人,他们是好人,值得大家敬重,他们本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可是,他们还在……”

正在这时院里传来巧姑呼唤石头的声音,“石头,你帮西院送壶热水去,江伯说他房间的水凉了。”

听到“江伯”两个字,四婶陡然收住了话匣子,转移了话题,“你们还走吗?”

“走,俺回来看看你就走。”

“走?!去哪儿?”四婶抬起泪眼仰视着自己的丈夫,灯窑里的煤油灯忽闪着微弱的灯花,丈夫的眼睛里住着两颗星星,闪着坚定不移的光,这两束光让她高兴,又让她激动,又让她担心。

“去蟠龙山!”邵强嘴里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就在此时,“咚咚咚”院门再次被人从外面敲响,声音不大,却像一块巨石敲在巧姑的心上,她手里的铁勺拿不住,滑进了锅里。她不知道邵强带来的几个人身上有没有通行证。

想到这儿,巧姑赶紧盖上锅盖,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走到屋门槛,她扶着门框往前堂屋撩了一眼,石头手里提着烧水壶踏进了屋子,屋子里传来卢茗和他兄弟的笑声,他们完全没有听到敲门声。

江德州蹉跎的脚步落在西院月亮门前,听到敲门声,他迟疑了一下站住身体,缓缓转回身看着火房门口的巧姑,不慌不忙地问:“巧姑娘,需要帮忙吗?如果你不讨嫌俺疯疯癫癫、垂垂老矣,你尽管开口,开个门的力气俺还是有的。”

江德州的意思是告诉巧姑,这个门必须要开,论门外是人是鬼都要坦然面对。

巧姑往前一步跨出了火房门槛,她的脚步踏在石基路上,向江德州弓弓腰,“老伯,您的话就是一颗定心丸,让俺高兴,有您在俺心里踏实,劳烦您帮俺先去院门口瞭一眼,俺去告诉他们一声,让他们先去躲一躲。”

“好唻,没问题。”江德州用手背扫扫棉袄前襟上的玉米秸,一边大踏步往院门口方向走,一边头也不抬地说:“巧姑娘,你千万要稳住神,不要着慌……既来之则安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