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四海终一家(第3 / 5页)
没办法,这就是宣传战的需要。不过杨坚的这次宣传战,规模有些空前,不知养活了多少家造纸厂和印刷厂。
陈叔宝收到玺文,着实哆嗦痉挛了一阵,但是,收到檄文后数月,江对面一直没有什么动静。陈叔宝送了一口气,这几个月来天天睡不好觉,也冷落了他的超级大美女贵妃张丽华,这怎么能行?陈叔宝于是又与张丽华等美人腻歪在后宫,继续过起了没羞没臊的生活。而且在此期间,张大美女频频向陈叔宝吹枕边风,让其废掉沈皇后和太子。588年5月,也就是陈叔宝收到杨坚檄文的第3个月,废掉了太子,并着手废后,准备改立张丽华。
南方还在内斗的这几个月,北方的杨坚在干什么?史上众说纷纭。最可信的一种,应该就是战忽局局长张局座在分析美帝攻打伊拉克前所可能采取的战略—今天说打你,不打;明天说打你,不打,等你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了再打,一打一个准。虽然实际上后来美帝说哪天打就哪天动的手,但张局座所提到的此种战略确实在历史上常用,尤其是中国古代。
公元588年10月,杨坚终于打破了此前让人费解的七个多月的沉默,在寿春成立淮南行省,标志着一场大举伐陈之战序幕即将拉开。
10月28日,杨坚率领文武百官,在太庙前举行了盛大的告庙仪式,同时正式拜将出征。整体作战计划是,东至沧海西到巴蜀,在千里长江上,全线出击:
晋王杨广,攻六合(今江苏南京六合区);
秦王杨俊(杨广之弟,杨坚第三子),攻襄阳(今湖北襄阳);
清河公杨素,攻信州(今重庆、川东、鄂西);
荆州刺史刘仁恩,攻江陵(今湖北荆州);
宜阳公王世积,攻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
新义公韩擒虎,攻庐江(今安徽合肥);
襄邑公贺若弼,攻吴州(今江苏苏州);
洛丛公燕荣,攻东海(今江苏连云港)。
从八个大佬的攻击区域来看,清河公杨素是扎背钢杵,宜阳公王世积、荆州刺史刘仁恩是捅屁股毒刺,洛丛公燕荣是迷眼石灰,秦王杨俊是锁喉枪,晋王杨广是敲脑壳金瓜,新义公韩擒虎、襄邑公贺若弼则是两把插肋飞刀,混合起来比达文西的“要你命3000”组合还全,怕不怕?
各路大军共计51万余人,全都受被唐代史官黑成煤球的淮南行台尚书令、晋王杨广节度。此时,杨广年仅19岁,再英明神武,肤浅的阅历也不足以支撑其能指挥如此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大决战。于是,杨坚为其配备了一名高级参谋总长。
高颎。高颎,大隋开国元勋之一,任晋王杨广元帅长史,三军的参谋事项,都由其决断。
11月10日,杨坚亲率大军到达距潼关三十里的定城,全军在这里隆重誓师。47岁的杨坚跨上战马,亲自护送大军出潼关。51万大军按照各自作战目标,分八路从潼关大门奔涌而出……
12月,秦王杨俊率领三十位行军总管、共计10余万人进驻汉口,目标—江对面的武昌。陈数宝得报,急令驻扎峡口的周罗喉率领上游军队回防,让大将荀法尚带领数万军队屯驻鹦鹉洲。鹦鹉洲,长江中的沙洲,在今湖北省汉阳县西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对,就是这个。
犹如足球赛场形成局部突破后,对手集中回防后必然会造成其他区域的空当,陈军一有调动,狠人杨素立即趁机在长江上游发动攻势,率领大军出三峡,正式拉开了平陈之战的大幕。
兵出峡口,杨素在山高水急的狼尾滩为陈将戚昕所阻。北方人不擅长水战,南陈依靠险要泊船,而隋军的战舰虽大,在实战中也十足把握。还是捡起北方人最擅长的东西吧。
月黑风高之夜,杨素派出一支敢死队,从南岸破坏阻挡军舰的栅栏。同时派出两路精兵,沿长江两岸迅速行进,攻陷陈军陆军大营。而后水陆呼应,一举冲破峡口。全军舰队向东而下。
一时,长长的长江江面上,各种军舰星罗棋布,像一条巨蟒蜿蜒前行。舰队编队整齐,士兵军容整肃,军纪严明。44岁的主将杨素容貌雄伟,身着明光铠,端坐在高大旗舰的阅兵台上,两片板状护心镜反射着正午骄阳的耀眼光芒,身后“杨”字帅旗随风飘展,猎猎做声,妥妥的大隋奥特曼。
两岸百姓见了,心里豁然开朗--天朝神威,我们跟这样的老大混,也不嘛。退守宜昌的陈朝守军见了,心理阴影面积等于长X宽,长度等于正穷。
陈军在西陵峡江面布置了三条铁链,杨素派军登岸,一战而溃守军,然后轻松解锁而过。过了西陵峡,就是一马平川,再过宜昌,一路观光到了荆州。这时,逐渐宽大的江面上,终于见到了陈军的主力舰队。